文:張天雄博士 〈吳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2019芬蘭世界教育創新獎台灣獲獎者〉
有一次採訪馬英九前總統,那是他的「哈佛」同學會。地點在臺北信義計畫區世貿大樓。記者可以進場,但……被一根根的「紅龍」區隔在十公尺之外,金黃色圍桿裡的人杯觥交錯,談著自己喜歡「紅襪隊」勝過「洋基隊」,圈內圈外有如兩個世界,想要穿西裝和他們站在一起,也要「讀得起」哈佛才行。
學校不只是證書,還有階級
我曾經參與一間大學倒閉過程,當時還是個學務長。說真的,這個歷程顛覆了我的三觀,也讓我體認到大學不再是菁英教育,而是不折不扣的「社會教育」。
這間小小的技術學院有六十位身心障礙的孩子,自稱有800位學生,但實際會來上課的「全職學生」佔比不高,願意出席的再打個折扣。曾經有一個班級共十一位同學,三位要上班打工常缺課、三位精障、兩位失聰、一位全盲,上課就打手遊睡覺,老師在和我吃晚餐時無奈的大喊:這樣我要怎麼教?
我們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但要請教各位讀者,在這樣的場域要怎麼學習?學生無心學、老師無力教,再加上來到這裡的多半是過去較沒有學習成就的孩子,四年下來,激不起任何學習火花。
同儕是學習的重要關鍵
如果讀過碩士、大學的爸爸媽媽們應該都能感知到,同儕是成長歷程中很重要的一環,他們能開啟我們的智慧和對人生的鬥志,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之處。但是,如果要進入「特殊教育」的範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被要求的程度不同,產出也就有差異,當老師必需全心照顧特教孩子時,也就無暇精進,在這樣的學校,比較像是社工陪伴的角色,要談技能的培養、課業的躍進就相對困難了。
這也代表孩子大學階段的「階級」,比起那些從小才藝滿滿、琴棋書畫樣樣都通,在國立大學彼此教學相長的孩子們,差距就越拉越大了。
所以,學歷就是一種階級象徵
記得歷史裡讀到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嗎?就是這個概念。學歷其實已經做了一個初步的分類,絕不是看畢業證書那麼簡單。
一個著名學府畢業的孩子代表著「上層階級的有錢」、「具有教養的背景」、「聰明好學的品性」。雖然您我都知道,這並不是絕對,但社會就這麼認為。您,是否能釐清為何大家那麼看重學歷的原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