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蔡菁芝特稿
昨(21)日,一個看似無傷大雅的新聞標題和內容,充分暴露出媒體素質的不堪;否則,就是置入性的仇視軍公教。
該新聞的主標題是「軍公教年終最多2.5個月」,副標題是「政院拍板提高教召津貼每日1050元」,看起來沒有問題,仔細思考後可以發現,軍公教年終和教召津貼完全沒有關係;如果有甚麼關聯,就是這兩件事情都是行政院說了算。簡單講就是全部依照「命令」去執行,而非法律。
如果這個報導真是如此的話,那麼這個新聞標題的邏輯應該是:政院拍板兩件事…,不幸的是,行政院每天拍板太多事情,為何獨獨把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呢?引人遐思。
根據該篇報導的內容:「全國軍公教將可以領到1.5個月的年終,外加考績獎金,最高可以領到2.5個月…。」如果是一般人講這樣的話,無可厚非,因為隔行如隔山;可是一個資深的媒體機構這樣寫出來,就令人匪夷所思。
首先,〈教師法〉早在1995年就正式公布施行,確立了公教分途,僅兼任行政的教師具有公務員身分,所以一般教師沒有加班費、沒有特休假,更沒有後來的國民旅遊卡;在此之前,甚至連教師是否能夠在職進修,必須看長官臉色(這是另外的話題)。筆者想說的是,一個老牌的媒體,在公教徹底分途27年後的今天,還用「全國軍公教將可以領到1.5個月的年終,外加考績獎金,最高可以領到2.5個月」,如果不是素質太差,就是別有用心。
怎麼說素質差呢?因為教師的考績獎金並非跟著年終獎金一起發放,教師是「學年制」,眾所周知,學年結束是每年的7月31日。所以如果教師奉公守法又教學優良可以領到年終獎金的時候,經過冗長的作業程序,通常是10月份;換句話說,這個新聞只有「全國軍公教將可以領到1.5個月的年終」[獎金]是對的,後面都錯了,因為外加考績獎金的對象並沒有教師,所以教師不可能這時候領到1個月的考績獎金,最高可以領到2.5個月的人並不包括教師,老師只能領到1.5個月的年終獎金。
其次,教師的考績,不是只有「4條1款、2款」(俗稱的甲、乙等),還有很糟的「4條3款、4款」(俗稱的丙、丁等),為何這篇報導不寫呢?筆者馬上聯想到美國弗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總統的名言:「實話講一半,常常是天大的謊言。」(Half a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簡單講,這一篇報導,只是想要不著痕跡地讓民眾覺得,「軍公教」真的讓國家花了不少錢!事實上,如果臺灣的經濟景氣果然如蘇貞昌院長所說的歷年來最好,1.5個月的年終獎金相對於今年各行各業的景氣,其實也不怎麼樣。所以後面就來一個「行政院撥907億元發年終」的標題,讓大家覺得很多,其實領最多的是總統蔡英文71.4萬、副總統賴清德48.5萬、立法委員諸公的28.5萬(ETtoday新聞雲),和其他院長、副院長、部長、政務次長等等(詳下圖表),這些都是107年的舊聞,今年調薪以後,只會更高。
再者,是和這個新聞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教育點召津貼,報導指出「軍官、士官、士兵的每日津貼都以基本工資的1.5倍計算」,根據勞動部最新的基本工資計算,時薪是168元,教育點召每日以8小時計算,最低每日津貼應該是1344元,如果再乘以1.5倍,應該是2016元,何以保家衛國的軍、士官兵們的最低日薪連「計時工讀生」都不如呢?當然這個報導有附圖說明「每日1050元」是怎麼算出來的,可是單純成為政府的傳聲筒,而不去做更深入的反思,又豈是媒體第四權的天職呢?
最後,媒體是消息的守門人,明辨細微差異、查證是否屬實是很基本的功夫,何況是已經發生27年的事情?隱善揚惡或報喜不報憂,都不是媒體該做的事情;利用媒體的特性去置入性某一些觀點或討好執政者,只會自取其辱。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曾經說過:「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期能共勉!
圖/政務官薪資表(轉引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