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警告,随着一半以上的未偿还债券到期,中国的地方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面临越来越大的还债压力。
彭博社报道,刘尚希是于上周五,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地方政府已经积累了30兆人民币(4.7兆美元)的未偿还债券,其中50%将在未来三年内到期。
“基于这一点,地方政府面临着相当大的财政压力。尽管地方政府的债券收益率相对较低,平均不到4%,但迅速扩大的未偿付债券数额,使利息支付迅速增加。”
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去年前11个月,中国各级政府花了近9640亿元人民币支付债务利息,比上年同期增长6.6%。
刘尚希表示,如地方政府财政、公司运营溢出、宏观经济和病毒疫情,都在汇聚成一个多重风险,威胁中国经济环境。
疫情及监管收紧打击地方政府卖地收入
另一方面,英国广播电视台早前报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大力投资基建,累积了高额的债务,其中不少属于城投债这样的隐形负债。
为了去除这一隐疾,中国政府开启了去杠杆计划,以期逐渐缓解债务压力,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政府不但要加大财政投入稳住经济增长,同时中国打击房地产行业,使地方政府重要“卖地”收入大受影响。
报道指出,在2020年中国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年份,中国土地出让收入飙升至创纪录的8.4兆人民币元,相当于澳洲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支撑了当年的财政预算。
然而,监管当局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突然收紧,提出融资“三道红线”,一系列政策深刻改变房地产金融格局,火热的楼市骤然遇冷,包括中国恒大在内的房地产企业陷入困境,相应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罕见地出现大幅下滑。
地方财政紧缩房产税将提前落实
澳新银行(ANZ)驻香港的资深中国经济学家王蕊表示,一般来上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比例超过20%,如果土地收入下降,或者增长放缓,地方政府的支出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长远来看,地方政府可能会寻求其他财政收入来源,如房产税,以抵消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中国酝酿在全国范围内征收房产税已有十多年,但面临着包括地方政府本身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阻力,他们担心这将侵蚀房产价值或引发市场抛售。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分析,各种政策信号意味着房地产税试点将进一步提速,有望在2022年落地,其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筹集财政收入,尤其是在当下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