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羅與潛意識之間,搭起通往真相的橋樑。 圖/又莉團隊
有些人不是來問未來,是來問可不可以繼續騙自己。
作者:又莉團隊
我記得那天在咖啡廳,陽光從窗邊灑進來,我和幾位好友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天南地北地聊著。當我提到最近在在又莉塔羅OH之星學習的經歷,聊得正起勁,有位已婚六年的 A 女突然語氣有些遲疑地問我:「塔羅牌是什麼?」
我沒察覺她的不對勁,只是自然地打開話匣子,講著塔羅有多神奇、多有趣,說得開心,也說得投入。直到她忽然開口。
「你可以幫我算一個問題嗎?」
「怎麼了嗎?」我還沒反應過來。
「我想知道,我老公是不是有別人了。」
雙子座的她向來開朗,講這句話時,看起來不像在說自己的事,反倒像是在問一個藝人八卦。
「他最近行為模式怪怪的。」
我愣住了,腦中像是過了半世紀。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該幫她占卜這個問題。因為我很害怕——萬一結果不好,會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友誼,或者是她與先生之間的情誼。
只是這件事在事後回想,我明白了——
那時候的她,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活在那個家庭美滿的泡泡中;她能不能繼續說服自己一切安好。
「妳要確定喔?這問題很敏感,不要算了牌,回去疑神疑鬼跟老公吵架。」
我對這類問題其實很敏感,深怕自己說錯話,反而成為害人家吵架的導火線。
「不會啦,他今天晚上又說要出去喝酒,我就想知道他有沒有遇到誰。」
「先說好喔,不可以回去找他吵架,無論結果如何!」
「好啦。」
想當然,翻出來的牌,就和我的預感一樣,讓我心驚膽顫。
牌卡呈現出來的是,她不是在占卜,她其實在確認。
「是……有認識一個新朋友啦,就是有聊天這樣,絕對沒有背叛你啦……」
那時候我說得很小心,每一個字都斟酌再三,其實連我自己都不太相信。
後來我們自然轉了話題,表面上這件事就這樣翻篇,只是我心裡暗自希望——也許這只是她的疑心,事情會慢慢好轉。
然而,兩個月後——
「Dori 嗎?我先生真的外遇了。」
她打電話來,語氣冷靜得像是早就知道一樣。
「那天算牌之後,我越來越不安,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像鬼迷心竅一樣打開了他的 e-mail……結果真的看到他開房間的收據。」
生命靈數六對應戀人牌,成雙成對最無法接受背叛,和多人關係。除了開房證據,還有保險套的電子發票、轉帳紀錄……一切都無所遁形。
A 女後來很快離了婚,重新整頓自己的生活。
「幸好當時我有找你算牌,不然我到現在還被矇在鼓裡。」
在一切塵埃落定後,我們又在咖啡廳見面,她這樣說道。
「我早就一直有預感,但我都告訴自己想太多。他的行為越來越反常,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相。還好那時候你說有在算牌,我就想說試試看。後來你說他可能有認識新的人,我才開始特別觀察,結果真的在他電子收據裡發現開房間和買保險套的紀錄……時間從兩個月前開始的,差不多就是我找你算牌的時候!」
她接著說:
「我不是因為塔羅才懷疑,是因為那幾張牌,我才終於願意相信自己的感覺。因為我真的不想一直卡在不上不下的狀態裡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她經歷了搬家、賣房、幫女兒找幼稚園的階段,每當內心不安,她都會再次找我抽牌確認方向。如今,她有了自己的房子,帶著女兒過著重新出發的新生活。
有人說塔羅是一面鏡子,能反映我們的潛意識,引導我們探索內心、更了解自己;
也有人說塔羅是占卜,是算命,是命運的使者。
但如果我們平常就有「想法」,為什麼還需要透過塔羅來「探索內心」?
在心理學裡,我們說的是「顯意識」與「潛意識」;
在哲學與靈性語境裡,談的是「小我」與「大我」。
名詞不同,但概念差不多。
我們以為的「自我」,其實只是大腦對外界的反應,產生各種從經驗延伸出來的行動與情緒,通俗的說法就是「小我」。
而潛意識就像一座蓄水池,保存著你日常生活中未被處理的記憶與情緒。這些東西或多或少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反應,有時也會轉化成所謂的「第六感」,提醒我們那些應該注意,卻總被忽略的訊號。
很多人來到塔羅牌前,看似在問未來,其實是在問:「我是不是還可以繼續騙自己?」
塔羅不是單純給你答案,而是讓你願意承認——
其實你早就知道,只是不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