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讀者提供
南部最大聲/記者 吳有炓 高雄報導
監察院長陳菊自去年底因流感住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隨後發現右腎有腫瘤需開刀治療,手術期間更突發腦中風,至今已住院逾四個月尚未出院,健康狀況引發關注與質疑。值得注意的是,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早在今年2月受訪時曾公開表示「陳菊慢慢準備要出院了」,但事實上陳菊至今仍持續留院,顯示情況比當初對外說明更為嚴重。
根據中央社報導,賴瑞隆當時受訪指出,陳菊雖性命無虞,但因再度中風且年事已高,目前行走仍不便,因此醫療團隊持續安排復健與照護,出院時間尚未確定。他也提到,陳菊在醫院能獲得較妥善照顧,考量到近期流感疫情嚴峻,外界與黨內多數人選擇不予打擾。
然而,長期住院的情況已引發外界質疑。保訓會前委員桂宏誠指出,政務官雖適用常任文官請假制度,但監察院長屬具任期的重要職務,若長期無法履行職責,應自我評估是否適任,否則將損及制度的公信力。桂宏誠更點出「過去沒有政務官請這麼久的假」,雖未違法,仍不免引發「領薪不出勤」的批評。
網路上也出現對陳菊長期未上班的薪資質疑。有粉絲專頁直言「400天只出勤10天,薪資近700萬元」,換算等同「每日薪資約50萬元」,相關說法雖具誇張成分,但仍反映社會觀感壓力。
同時,有待業女子因在Threads平台發文詢問「陳菊走了?」被警方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傳喚,短短4小時內即定位並通知到案,引發對言論自由的爭議。有網友反問:「連提問都不行嗎?」也有人諷刺警方「抓詐騙怎麼沒這麼快?」對此,高雄警方回應,女子散布不實訊息,已移送裁處。
此外,醫界亦針對陳菊術後出現血栓與中風的病情進行專業說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部分患者術後發生血栓與基因異常有關,若能術前掌握體質特性,將可有效降低併發症風險。
目前,陳菊仍在高醫接受治療與復健,確切的出院時間尚無明朗時程,健康進展備受關注。外界也關切,作為具憲政地位的監察院長,其健康與職務狀況應更透明化,以回應民間期待與制度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