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一種人的基本情緒,但若擱置不管可能會形成連鎖反應,讓人越想越氣越傷身。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於《成熟大人的生氣技術》一書中分享24招「憤怒情緒管理法」,包括深吸一口氣、吃冰淇淋⋯等方法,幫助讀者快速打消無名火,隨時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些怒氣事後才出現
有些怒氣是事後才會出現。例如,和口才很好的人爭辯,最後講輸了或是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意見,結果懊悔萬分。這種情況通常當下偃旗息鼓,等到踏上歸途才開始胡思亂想:「說出口的不到想到的一半!」「那時候要是這樣回擊就好了!」不甘心在回想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化為怒氣。
麻煩的是當下想不到,事後才想到的合適反駁,畢竟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也不可能特地打電話給對方,說出那些話。想到這裡更是懊悔憤怒。無法發洩的寂寞憤怒,害人躺在床上依舊煩悶得睡不著。
這種憤怒莫名難以平息,遲遲無法忘懷。不但忘不了,還會屢次回想起來,後悔之情日益加深。讓我們來想想這種情緒的機制。我想大家累了一天回家,有時會突然回顧今天一整天發生了哪些事,於是想起了和他人爭執的情況,於是慢慢湧現「當時我感覺到卻說不出口」「真是不甘心」等情緒。
可以生氣,但可別愈想愈氣
有時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會喚醒起其他各類記憶。從「那個人之前也說過一樣的話」,一路延伸到「這麼說來,其他人之前也瞧不起我」「實在好不甘心」。
這種時候究竟該怎麼辦呢?倘若擱置不管,會形成「憤怒的連鎖反應」,連同沉睡在心中深處的怒意一併喚醒。原本只是為了一件事情憤怒,結果一路「加油添醋」,發展成虛構事件。到這種地步,已經脫離原本的憤怒了。
我的人生志業是拍電影。為了完成夢想,我當過導演,也寫過劇本。在虛構的世界加油添醋是理所當然,現實生活中卻不能「對怒氣加油添醋」,引發憤怒的連鎖反應。
為了改變這種心態,必須嘗試主動出擊。這世上一定有改變心態的辦法。其中一項辦法是慢跑或快走,也就是集中精神在跑步或走路上。慢跑和快走等節奏性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血清素。如同序章所言,血清素是控制情緒不可或缺的神經傳導物質,能為即將爆發的情緒踩下剎車,平息怒火。
請家人好友為自己按摩
既然如此,該怎麼做才能促進血清素分泌呢?曬太陽、做瑜珈、練氣功和念經等行為,都能促進血清素大量分泌。嚼口香糖與按摩也有相同功效。所以我建議大家不妨請家人好友為自己按摩。
專心和寵物嬉戲、蒔花弄草也是不錯的方法。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去卡拉OK的包廂大聲唱歌。大吼大叫不僅能紓解壓力,還能有效轉換心情。建議大家在疫情告一段落之後,一定要試試這個辦法。
關鍵在於全心全意投入,不能分心。大家不妨一邊唸著「血清素」,同時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以免成為「怒意的編劇」。
(本文摘自/成熟大人的生氣技術:可以生氣,但千萬別氣壞了身體!24個醫理科學,讓你不爆血管、理智不斷線,輕鬆應付讓你不爽的討厭鬼/樂金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