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內政部地政司)
內政部17日召開部務會報,正式通過《界標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將強化土地界標埋設與管理機制,藉此降低界址不明造成的民事糾紛風險。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修法將有助於民眾明確確認土地範圍,並由地政機關主動協助埋設界標,進一步保障人民財產權益。該案預計於近日公告施行。
此次修正重點包括:由地政事務所依現場情況主動提供鋼釘、塑膠或水泥材質界標,民眾無須親自前往購買;地政機關也應建立界標列冊管理機制,並得於界標上刻印機關名稱或代碼,提升辨識度與公信力。
(圖/ 內政部地政司)
對於未來查證界址的便利性,地政機關得於埋設後,利用拍照、攝影或光達(LiDAR)等技術紀錄界標與周邊環境資訊,作為日後處理界址爭議的佐證資料。針對無法在土地邊界直接埋設的特殊地形地貌,則新增「↑」符號作為指示性界標,提升實務測量靈活度。
(圖/ 內政部地政司)
房地產專家、House91找房趣企劃室主任曾崇典指出,土地權屬爭議時有所聞,許多案件肇因於界標遺失或未明確標示。他認為,此次修法是對現行制度的積極優化,未來可望減少鄰里糾紛、訴訟成本與測量誤差,有助於地政信任的建立與民眾購屋信心。
(圖/ 內政部地政司)
內政部呼籲,民眾於辦理地籍測量時,應積極配合埋設與妥善保存界標,以共同維護土地財產安全。詳細修正條文與附表將於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https://www.land.moi.gov.tw)公告,供社會各界參閱。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