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華國際全方位照護學會
隨著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與「老」相關的產業也正快速成長。其中,「輔具產業」近年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從基本的輪椅、拐杖,到高階的智能照護監控、電動復能設備等輔具,不僅改善使用者的生活品質,更在長照機構與居家照護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剛落幕的「南港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中,我們不難看見:輔具維修與服務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快速攀升。不只是銷售,更包含了定期維護、保養、使用者教育、現場安裝與服務流程設計等全方位能力,正成為長照產業的新職涯方向。
從「技術」到「助人」的結合,打造穩定且有意義的工作
你可能沒想過,輔具維修早已不是傳統印象中的「修理工」,而是一份需要高度溝通力與同理心的專業服務。舉例來說,一名輔具服務管理員,除了維修輪椅,還需要了解使用者的身體狀況、協助挑選適合的產品,並教導照顧者如何正確使用。
這也代表——這個產業非常適合希望學一技之長、或對助人工作有熱情的人。尤其對於部分身心障礙者而言,這是一個能發揮專長、提升自我價值、穩定就業的絕佳選擇。
產業正在開門,培訓資源也同步啟動
目前包括政府單位與民間機構,皆積極投入培育輔具服務人才。近期在高雄就有針對身心障礙者的免費培訓課程,從輔具檢修保養的實務操作,到服務流程與職場溝通技巧全面教授,幫助有志投入者搶先卡位。
長期關注銀髮與輔具產業議題的「中華國際全方位照護學會」指出,隨著台灣輔具普及率提升,下一階段最缺的正是「懂現場、會溝通」的實務型服務人才,而這類結合理工技能與照護敏感度的培育模式,將成為產業永續關鍵。
結語|你的職涯,也可以是改變高齡生活的力量
輔具服務不只是技術,更是關乎人的照顧與支持。在這條新興職涯路上,不論是剛畢業的青年、想轉職的你,或正在尋找方向的身心障礙朋友,都可能成為這個關鍵時代的推手。
下一次走進長照機構或看到家中長輩使用的輔具時,或許你會有新的體會:這是一個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產業,也是一條值得投入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