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靖莉/桃園報導】
桃園市復興區台7線公路往宜蘭方向,台7線47K+960至49K+170全長1.21公里處的巴陵大橋完工於2005年,是巴陵地區的重要地標。全長220公尺的鋼骨橋梁,最大跨度達185公尺,為大漢溪沿線橋梁之冠。相較於僅能單向通車的巴陵舊橋寬度僅有4.5公尺,新的巴陵大橋更具有交通效益,全寬11.5公尺,雙向車道寬7.5公尺,人行車道寬1.5公尺,對於假日車潮達到紓解作用。
巴陵大橋下可見玉峰溪與三光溪匯聚合流的壯麗景色,走過跨越公路的飛鼠廊道,站上橋旁的木棧道觀景台,眺望碧綠山谷間的新、舊雙橋景象和橋下溪水流長,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巴陵大橋下可見玉峰溪與三光溪匯聚合流的壯麗景色,走過跨越公路的飛鼠廊道,站上橋旁的木棧道觀景台,眺望碧綠山谷間的新、舊雙橋景象和橋下溪水流長,青山綠水,美不勝收。
「巴陵」,泰雅語「Balong」的譯音,是指檜木或巨木之意。日據時代以來或譯為巴壟、巴瀧、馬崙,今稱「巴陵」。古道乃泰雅族人在復興山區建造,連絡上、中巴陵和三光、爺亨、蘇樂等部落的通道,不同於環山而行的古道,巴陵古道循著山稜線一路直上,沿途生態豐富,景觀宜人。

金毛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下的常綠灌木,是臺灣特有種,也是臺灣的野生杜鵑花中,垂直海拔分布幅度最大的一種,從低海拔山區至2700公尺的高山皆有零星分布,更是台灣野生杜鵑中,花期最長的一種,從3 月一直盛開到10 月間,在臺灣各地幾乎可以說一整年都有機會看得到金毛杜鵑開花,但北部的花期明顯集中在春季。

目前通往拉拉山遊客中心的巴陵生態園區步道旁金毛杜鵑花開正盛。從巴陵大橋旁開始會有一個約100公尺標高的木階梯陡上路線,上去後就是前文提及視野頗佳的觀景台。這條舊時泰雅族人在復興山區所興建的部落通道,雖然不如拉拉山上的巨木群步道出名,但由於林蔭與生態豐富,桃園市政府重新以棧道和繩橋整修過,讓步道平緩好走,還有4個生態館穿梭其中,更增添了這條步道的可看性,總長約1.28km。 海拔落差約110公尺,連接巴陵大橋前的觀景橋,續前行還可以銜接目前因落石暫時關閉的巴陵二號隧道、舊巴陵橋和巴陵一號隧道,巴陵古道也是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拍攝取景地之一。

此外,拉拉山區同時也是北台灣知名的賞蝶勝地,蝴蝶種類超過200種,其中瀕臨絕種的台灣國寶級“大紫蛺蝶”,主要棲息地就位在生態園區內,每年3-5月就是拉拉山最佳的賞蝶期間。趁著春暖花開,安排一趟親子旅行正是時候!
《旅遊小叮嚀》
1、巴陵古道生態園區開放時間:上午八時~下午五時
2、每年3-5月是拉拉山最佳的賞蝶期間。
3、水蜜桃季為6~9月。
這篇文章 巴陵大橋橫空高掛 生態古道賞花觀蝶 最早出現於 17news民生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