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醫學院醫學士張德明,行醫40餘年,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卸任之後仍堅守崗位,繼續服務眾多患者。張德明也於《醫見人生》一書中,分享所經歷的診間百態,帶領讀者進行人生的思索。以下為原書摘文:
萬一那天沒來
66歲女性,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老病人,據稱過去是位籃球員,打中鋒位置,身高應該超過180公分,手長腳長,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還保有那個架式,走著像一堵移動的牆,當年應該確曾制霸禁區、叱吒風雲。
每次門診,總穿件深色T恤配長褲,著球鞋或布希鞋,依然運動員本色。為這關節炎,門診應該看了20年以上,印證了那句老話,這麼多年,沒幾個病人看好的,只是拖拖拉拉的把許多病人由姑娘看成了阿媽,每次都相見甚歡,卻總有一點怎麼又來了的不好意思。
今天來,大塊頭一屁股沉重的落在診椅上,苦澀著一張臉,反覆抱怨著全身疼痛該怎麼辦。其實在生物製劑的控制下,關節炎發炎指數都已回歸正常,應該早已進入緩解期。只是很不幸的,在漫長的病程中,她已經接受過8次手術,光一次車禍跌倒手腳骨折,就開了好幾次刀。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事,臨床上還真不少見。
疼痛該怎麼辦?我先解釋跟當下的病情應無直接關係,反而可能和骨質疏鬆、幾次的外傷和手術、變形的關節、焦躁的心情,甚至颱風天有關。再叮嚀,若沒有絕對必要,千萬不要再開刀了,身上許多鋼釘鋼板,天氣一變,難免疼痛難耐。
看說不動我再加重消炎止痛藥,無奈的問我,那針灸會有效嗎?我說這倒可以試試,至少應該沒有傷害。談到最後,她突然眼睛直直的看著我說,若是那天沒來,先謝謝你這麼多年的照顧。
心頭一震,這是假情勒?還是真辭行?只能不動聲色的回說,那就把鬧鐘設好,才不會睡過頭,時間一到就給我準時過來。她勉強笑了一下,不知道是否認為我沒聽懂,又接著說,反正我會死黏著你,但萬一那天沒來,停頓一下,給了個眼神,應該就是那個意思了,反正就謝過你了。
反正這麼多年病也沒看好
講這話的時候,還是農曆7月,剛過中元,聽完「死黏著你」,背脊發涼。也不過看個病,就算沒看好也不能這樣吧。但總還是要給她些支撐。
就故意再無厘頭的說,那天沒來,我知道一定是去針灸了,就改天再過來吧。她一定以為碰到了個愣子,文學底子差又沒默契。這時候講這樣的話實在令人傷感,當然此刻千萬別自作聰明的接話,回個「不客氣,好走不送」。
蠢蠢鈍鈍的就好,反正這麼多年病也沒看好,她會相信我真的沒聽懂,也應該還會繼續找機會暗示她的沮喪,希望我總能聽懂。只不過拖拖拉拉的,病也看不好,話也聽不懂,一晃就又數十寒暑。
(本文摘自/醫見人生:張德明醫師的人間診間思索/天下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