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但好想去旅行,該怎麼辦?旅行能擴展視野、增加經歷,而旅行需要花錢,花多少錢卻取決你的選擇。擁有臉書粉絲24萬,旅遊部落客謝雪文(雪兒Cher)於《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一書中,分享他自助旅行的經驗談,幫助讀者跨出第一步,規劃屬於自己的自助旅行。以下為原書摘文:
以前碰到有人問:「口袋沒有錢,好想去旅行,該怎麼辦?」內心就會打個十足大問號,你沒錢關我什麼事?畢竟問神明本期樂透彩中獎號碼,祂也不會明著把正確數字告訴你。後來就轉念釋懷,大多數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出國很貴」,卻不知道貴在哪裡,也不知網路旅行社(OTA)可以直接購買便宜機票,還有各地青年旅館跟普通餐廳可以替代選擇。
錢,是多數自助新手出發旅行前的心魔,怕花費太多會錢包耗竭,而遲遲不敢下定決心。事實上,一切都跟個人選擇有關。同樣的旅費,有人一週花得精光不剩,也有人善用規劃與工具能一年出國好幾趟。我屬於後者,而累積多年的經驗跟心得,在後面的章節中將會把這些方法都告訴各位。
自助新手如何準備第一筆費用?
簡易來說,所謂國外自助旅行就是自行購買機票到不同國家生活幾天,仔細區分下來有很多不同類型。機票有一般航空、廉價航空,住宿有五星級店跟青年旅館,景點有付費遊樂園跟免費的公園,餐食有米其林等級飯店跟路邊小吃攤,當地交通有火車巴士或計程車,也可以選擇健康免錢的徒步健行。
不同的價格就代表不同服務等級水準,費用則是取決你的選擇,倘若想要奢華享受,保證所費不貲,倘若只是想走馬看花,也能便宜行事,如果只是想要最低預算的出國旅行,就可以用窮遊方法出走,想要不花一毛錢去旅行,那就必須承擔其風險與難度。
曾經我就遇過幾個不花半毛錢環遊世界的旅人,利用搭便車 、沙發衝浪 、換宿 ,節省交通跟住宿費用,以及打臨時工或街頭賣藝負擔生活開銷,問他們有沒有想回家,或是回家賺錢後再出來旅行?他們都搖搖頭說「會用這種方式繼續走下去」。沒錢有沒錢的方式旅行,也能生活在他處,但絕對不是:「因為沒錢,所以我沒辦法出國。」的一句話否定帶過。
如何選擇平價的國家作為首站?
我最常被問到:「雪兒,我沒出過國,英文很弱,錢也不多?該怎麼選第一個國家呢?」我會建議你用以下幾點為考量重點:物價、語言、機票價格、天數。
A. 各國物價水平一日消費
以台灣的生活水平來說,日韓的物價是比較接近,東南亞生活消費則相對便宜,香港、新加坡屬於高物價國家。出發之前選定國家就等於占去大半的旅費。我認為出發前了解周遭國家的地理位置、物價、生活水平是基本功課,大多數人第一次自助旅行不愉快,便是因為沒有入境隨俗而鬧出各種笑話,或著聽取別人建議去了國外,卻跟原本想像都不同。
B. 機票價格取決航空公司與服務內容
以台灣出發為例,一般國籍航空費用占比最高,可選廉價航空優惠期間,折扣價格非常有吸引力,票價取決市場供需原則,淡季時會有促銷,旺季時價格會提高,長程線比較貴,短程線比較便宜。想找便宜的機票就必須掌握促銷、淡季、航線等原則。
C. 語言請善用肢體與網路翻譯
大多數人害怕出國是擔心無法與當地人溝通,事實上,隨著科技發達,手機翻譯功能已經強大到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且常在世界走跳的旅人,真正實用的英文就是那幾句,而所需的語言學習也沒有想像中困難,只是使用熟悉度高或低而已。過去在路上我也常遇見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的旅伴,他們絕非膽識過人,而是明白語言只是出走
時使用的其一工具,絕非必要工具。
D. 實際費用高低取決旅行的天數
該怎麼抓一趟出國的旅費?通常扣除機票費用,我會以計算一天生活費為主,生活費由住宿、餐食跟交通組成。
東南亞國家平均旅費大約落在1000~2000元台幣之間,東北亞及歐美則落在2000~3000元之間,景點門票額外計算,如此而來就能抓出一趟5天4夜的旅程花費大概是多少,相信大多數人不是口袋沒錢,而是沒有準備好旅行出發的錢。當然你會說有這麼便宜嗎?一天生活組成就是吃跟交通,交通省不了,餐廳價格絕對可以有選擇性。
當然,準備好錢仍然還是不夠的,自助旅行的定義就是凡事都要自己處理,包括購買機票、預定住宿、查交通時刻表,這些雜項如何在旅途中順利的完成?事實上在大千網路世界裡,書店的旅遊專櫃裡,許多「第一次去**就上手」的書籍,只要經歷一次,下次就不會害怕。
(本文摘自/每一次出發都有意義:從0開始的自助旅行指南/時報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