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治療新時代 從細胞層級調節到臨床應用
光生物調節療法(Photobiomodulation Therapy, PBMT)近年來在醫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多種慢性疾病與組織修復的重要輔助治療手段。其中,多波長靜脈雷射(Intravascular Laser Irradiation of Blood, ILIB)與水過濾紅外線光熱療法(Water-filtered Infrared A, wIRA)作為當前最受矚目的光熱調理技術,已在歐洲與亞洲累積數十年的臨床研究,證實其對細胞修復、抗氧化、抗發炎及免疫調節的正面影響。
台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舉辦「光熱治療臨床應用工作坊」,將深入探討這兩大技術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與未來發展,並邀請專家學者解析最新的科學證據,為醫療從業人員提供完整的光熱治療應用策略。
多波長靜脈雷射(ILIB):細胞能量調節的新契機
多波長靜脈雷射技術最早於 1981 年由俄羅斯科學家開發,最初用於心血管疾病治療,隨後在歐洲經過三十餘年的臨床驗證,已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管理,包括:
• 代謝性疾病: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與血管修復能力。
• 神經退行性疾病:促進腦部血流循環,作為帕金森氏症、中風後復健的輔助療法。
• 慢性炎症與免疫調節:提升抗氧化能力,減少慢性炎症反應。
• 運動醫學與再生醫學:促進組織修復,加速運動傷害復原。
ILIB 技術主要透過 650nm、660nm、415nm、808nm 等不同波長的雷射光源,直接作用於血液循環系統,影響粒線體電子傳遞鏈的酵素吸收,促進三磷酸腺苷(ATP)生成,進而驅動細胞修復與新生機制。同時,ILIB 可誘導細胞訊號傳遞途徑,影響細胞遷移、增生與存活,對於促進微循環、降低氧化壓力與改善發炎反應具有關鍵作用。
水過濾紅外線光熱療法(wIRA):深層組織熱調理的創新技術
Hydrosun® wIRA-Photothermotherapy 是新一代光熱治療設備,其核心技術來自於專利的 水過濾紅外線(wIRA)技術,可精準輸出 780nm 至 1400nm 的深穿透紅外線光,避免一般紅外線療法易造成皮膚表層過熱的問題,使熱能可滲透至更深層組織,而不引起表層灼傷或脫水反應。
wIRA 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範圍涵蓋:
• 癌症輔助治療:透過選擇性加熱,提升腫瘤組織對放射治療與化療的敏感度。
• 慢性疼痛管理:透過深層熱療,促進血流循環與神經修復,減輕肌肉與關節疼痛。
• 創傷與傷口修復:提高組織血流供應,加速傷口癒合與感染控制。
• 神經系統疾病:輔助治療自律神經失調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
wIRA 透過其獨特的水過濾技術,可去除易被皮膚表面吸收的短波長紅外線,允許更長時間的熱劑量輸出,確保深層組織獲得足夠的治療性加熱效應,進一步提高療效與安全性。
本次工作坊將邀請卓裕森醫師、范姜宏仁博士等多位業界專家進行專題授課與臨床應用解析,課程內容將涵蓋:
1. 半導體靜脈雷射 ILIB 的種類與療程規劃:解析不同波長雷射對於血液調節與臨床應用的影響。
2. 半導體靜脈雷射 ILIB 的臨床實務與經驗分享:透過實際案例剖析,提供醫療從業人員完整的臨床應用策略。
3. 光熱生物調理的探討與臨床應用規劃:探討光熱治療在免疫調節、運動醫學與慢性病管理的角色。
4. Hydrosun wIRA 光熱治療的臨床應用實務與經驗分享:介紹 wIRA 在癌症輔助治療、慢性疼痛管理與神經醫學的應用。
光熱療法的未來發展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光熱療法的應用範圍正持續擴展,未來發展趨勢包括:
• 更精準的個人化光熱治療:透過人工智慧與生物感測技術,針對個體生理條件提供最佳化的光熱治療方案。
• 設備小型化與便攜性提升:未來的光熱治療裝置將更加輕巧,使其應用場域不再局限於醫院或專業診所,而能進一步拓展至居家健康管理。
• 跨領域整合應用:光熱療法將與藥物治療、幹細胞療法及再生醫學進行更緊密的結合,提升綜合治療效果。
光熱治療作為未來整合醫學的重要一環,將在臨床醫學、運動醫學、再生醫學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患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療選擇。本次「光熱治療臨床應用工作坊」將深入解析這一新興技術的臨床應用與發展前景,為醫療專業人士提供最前沿的科學知識與臨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