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24年第二季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為925萬5396戶,全國平均屋齡來到33年,其中,屋齡30年以上住宅為515萬5182戶,正式突破500萬戶,佔比更高達55.7%。
一名網友在PTT上表示,現在很多房子屋齡都已半百,台灣都更的速度又比較緩慢,可以預期平均屋齡只會越來越老,他好奇「那大家覺得怎樣的屋齡才會開始沒人敢買,到最後逼不得已開始降價呢?」

問題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20年以上不買」、「40年以上老屋買的是一個都更夢」、「RC耐用年數60年」、「還是看地點,但30年以上之前問會影響貸款」、「少子化,高屋齡會越來越難脫手」、「屋齡25年以上我都要考慮了,但現況是屋齡50年也貴到不行」。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曾指出,對於全台老屋爆量的慘況,以最老的台北市舉例,老屋多為長期不爭事實,雖出於土地價值高,工作機會多,地狹人稠以及投資潮盛、房屋量體供需失衡等多重因素下,蛋黃區塊尚不至於因為屋齡老而撼動房價。
不過陳炳辰強調,不少老宅區塊都面臨毫無增值性的窘況,甚至帶衰區域房市,像是新北投站周邊、士林區的社子、文山區、萬華區的龍山寺、大同區等處都有不少老屋太多的區塊,區域房價長期走低,不見得因為台北市門牌而吃香。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也曾分析,買老屋的人,最該考量的是屋況,如果屋況不錯,沒有海砂屋、輻射屋或漏水的問題,屋齡算是其次,不過貸款成數會比較低一點,這點需特別注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