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推出的《南都物語:物件裡的臺南史》新書,於今日(14日)在臺南市立博物館舉行記者會。該書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蘇峯楠主編,並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藉由30件歷史物件的敘述,帶領讀者重新認識臺南這座文化古都的歷史發展與現代意涵。
(圖/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南都物語》打破傳統歷史書寫模式,以「物件說歷史」為主題,將臺南的歷史、文化及空間脈絡具象化。書中分為「原初之境」、「海國交流」、「進出仙府」、「毛斷面容」、「一路走來」五大章節,深入探討從史前文化到當代社會的變遷,並引領讀者觀察每件物件如何隨著時代背景演變,成為臺南歷史的重要見證。
(圖/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其中,書中選錄的「鬍鬚男陶壺碎片」展現大航海時代臺灣與國際間的貿易關係,而「安平壺」則是早期商貿交流的象徵,並被臺南原住民族群納入信仰體系,賦予新文化意涵。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了疫情期間的藝術創作和南科開發發現的「黑陶甕棺」,探討了物件與現代社會的相互關係。
(圖/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本書不僅是在學術領域內的深度剖析,也兼具互動性。每篇故事後附有文物卡,標示物件具體位置,鼓勵讀者走訪實地,通過「尋物」的方式,與臺南的歷史文化進行對話,體驗城市的歷史脈動。
《南都物語》已於臺北國際書展首度亮相,並於書展開幕日(2月4日)舉行主題分享會,蘇峯楠主編與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謝仕淵進行了深入對談,並與現場讀者一同探討這本書如何為臺南的文化歷史帶來全新的詮釋。
(圖/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文化局表示,《南都物語》不僅是一本歷史書籍,更是探索臺南文化的全新方式,讓讀者從生活中的物件入手,更加深刻地了解臺南的歷史、文化及當代發展。此書已於各大合作展售單位上市,並可透過文化局的官方網站查詢購買詳情,網址:http://publications.culture.tainan.gov.tw。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