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假放完後,許多人都胖了一圈,開始準備減肥計畫,甚至以為飲食「少量多餐才能瘦」。但《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破解迷思,醫師指出,少量多餐其實是減重錯誤觀念,如果一天攝取的總熱量超標,對減肥的效果其實跟規律吃3餐差不多,建議民眾可運用「攝食產熱效應」幫助瘦身。
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指出,「少量多餐才能瘦」其實是減重迷思,很多文獻都顯示,拉長時間分開吃下完整餐點的總熱量,跟規律三餐的瘦身效果差不多,但複合式飲食的規律三餐,具備蛋白質、脂質與醣類三大營養素與飽足份量,這時吃對食物更能發揮「攝食產熱效應」瘦身又暖和身體。
產熱效應搭這些類飲品效果加乘
李旻憲解釋,「攝食產熱效應」指的是身體攝取食物產生熱量,引起消化吸收、儲藏及代謝等作用,造成能量消耗增加,產生較多熱能,並從體溫散發使用掉。他進一步說明,「攝食產熱效應」佔人體每日總消耗熱量其中一成,研究發現,攝取相同種類和份量食物下,規律三餐比頻繁進食、少量多餐的人「攝食產熱效應」相對較高,養成吃對食物、規則三餐習慣,長久下來可以幫助人體消耗熱量。
此外,無糖茶、咖啡等飲品富含兒茶素與咖啡因,若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可有助於提高代謝率與促進燃脂。
優先食用低脂蛋白質食物
李旻憲建議,優先選用包括:雞蛋、豆腐在內的低脂蛋白質食物,有助身體保暖並增加熱量消耗。此外,挑選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等富含OMAGA-9的好油品做為日常用油,不只產熱佳還能抗發炎,也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其次,善用薑、薑黃、辣與蔥等辛香料入菜,能促進代謝、提高抗氧化力。
除食物之外,春節後開始上班,想低調瘦身不妨從定時早睡早起做起。李旻憲指出,白天多曬太陽,能預防冬季憂鬱,充足睡眠能減少飢餓素分泌,維持食慾不失控,讓每天的生理時鐘、情緒與瘦體素分泌更加穩定,有助自然減重。
延伸閱讀:
瘦不下來恐是「沒吃什麼」害的! 醫曝「5大空熱量食物」:吃少還是胖
每天吃20公克「這種澱粉」會瘦!但如果用錯烹煮方法,吃多了還是會胖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減肥「少量多餐」恐害更胖!殘酷真相曝 醫大推「1吃法」」沒少吃卻瘦更多)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