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民來join【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FB)
台灣檳榔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4,500年前,當時先民已開始嚼食檳榔,如今更創造每年超過百億元的經濟效益。然而,研究顯示,嚼食檳榔與口腔疾病息息相關。為了減少健康風險,衛福部於2024年12月18日發布《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計畫將檳榔納入管理。新法案的出現,引發檳榔業者的強烈反彈,擔心恐衝擊約230萬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檳榔產業在台灣的影響深遠,全台主要種植地集中於南投、屏東及嘉義等地。1999年,檳榔種植面積達5萬6,596公頃,產量突破17萬公噸,成為僅次於稻米的第二大農產品。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2003年就將檳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與口腔癌高發病率息息相關。據統計,台灣每年有約8,000人罹患口腔癌,其中男性死亡率高居第四位。
草案要求,檳榔販售業者須向地方政府申請營業登記,核准後方可合法經營;包裝需附警語及警示圖文,並禁止未成年人和孕婦食用。此外,學校、醫療機構、大眾運輸工具等地將全面禁止嚼食檳榔。業者還需接受政府的農藥殘留及重金屬檢測,以保障產品安全。
(圖/國民健康署FB)
對此,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表示,草案若通過,半數以上檳榔攤將面臨關門危機。他指出,全台檳榔攤多數位於鐵皮屋或住家,因不屬商業用地,申請營業登記困難重重。檳榔銷量早已大不如前,加上法案的限制,恐加速這一夕陽產業的沒落。
檳榔業者大多來自弱勢族群,包含單親家庭、隔代教養者及更生人等,他們選擇檳榔產業,僅是為了基本的溫飽。李密直言,這些從業人員轉職並不容易,面對收入微薄與資源有限的困境,突然的政策改變無疑雪上加霜。
草案對檳榔農民也造成影響。政府雖已推動檳榔園廢耕計畫,鼓勵農民改種油茶或果樹,但轉作成本高昂,執行成效有限。農民希望政府能傾聽意見,調整輔導措施,提高轉型成功率。
(圖/國民健康署FB)
目前,全台十大工會及五大檳榔產區代表正積極向政府陳情。他們透過公民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聲,並計畫於2月10日上街表達訴求,希望政府與業者能在預告期內找到平衡點。
衛福部則表示,草案仍在蒐集意見階段,並於1月21日召開溝通會議,承諾草案不會在2月17日前送審。未來將優先輔導業者並協調相關部會研擬配套措施,讓政策推行兼顧健康與經濟效益。業者則表示願意配合政府措施,例如不販售檳榔給未成年及孕婦,並推動口腔篩檢,以降低檳榔的健康風險。
2月10日的陳情活動原計畫在立法院前進行,目前已暫緩,政府與業者將持續協商,努力在法規與產業生存間尋求共識。
中華超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