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最大聲 / 劉子安 高雄報導
高雄高爾夫球場停業風波如投下一顆巨石,激起震盪漣漪,也凸顯出民生與公共政策問題。但是背後,卻有200多位桿娣與工作人員工作權;約略有800位球場會員權益的受損,造成對未來的茫然與不安。
《事件背景:公共利益與民生需求的矛盾》
高雄高爾夫球場長年作為地方運動文化的地標,卻因土地租賃約早在2023年6月到期未獲續約,在法律上面臨重大爭議。違規使用殺蟲劑,因此被開罰,並最終要求球場停止營業。 然而,對於依靠球場謀生的桿娣與視球場為第二個家的會員們,感染風波來得猝不及防,讓相關人士都感到非常錯愕。
《桿娣的心聲:昏暗下的深切不安,請留下球場》
「球場關閉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是許多桿娣唯一的收入來源。」桿娣自救會召集人林素惠聲音中帶著哽咽, 她說與其他夥伴深知這份工作的價值,且有無法切割的情感。
林素惠表示,停業似乎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200多位桿娣和員工措手不及。就好像按下暫停鍵,但恢復後,可能要一切歸零,不知能否延續這份工作。
她強調,桿娣自救的訴求其實並不複雜:希望市政府與經營單位能夠正視她們的困境。縱然政府說要提供就業轉型支持和經濟補助,但實務上就會有問題和不可行的因素。
林素惠的話語中揭示了一種堅韌與無奈:“我們不是要對抗誰,只是希望政府不要忘記我們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如果球場在用藥或管理有疏失,可以指導改善,停止歇業不應該是唯一的方法!
《會員訴求:維護高爾夫運動的奉獻與價值》
與桿娣不同,會員自救會的重心在於如何保留高雄高爾夫球場外,還呼籲重視運動文化價值。陳君聖描述了球場曾舉辦的賽事與培養運動員,並強調了其對運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理解我們市政府在公共利益上的考量,但這樣一刀切的處理方式,難免讓人覺得草率。」陳君聖認為,球場設施部分應該保留下來,繼續推廣高爾夫運動。可以透過討論,與市府合作規劃兼顧運動需求與城市發展的雙贏方案。
「高爾夫球不是貴族運動,可以普及各種年齡層。高雄是一座多元城市,保留球場不會影響是對於城市綠化的影響,更是對整個城市運動文化的一種尊重。」
整個事件中,高雄高爾夫球場俱樂部的不作為,讓會員自救會感到不滿和不解,也希望不要漠視會員的權益!
《桿娣與會員參與:團結奮鬥討論》
儘管桿娣與會員面臨不同問題,但他們在共同呼籲上找到合力。
林素惠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政府重視桿娣的生計問題,同時也考慮會員對運動場所的需求。希望廣泛合作,提出具體且可行的建議。唯一訴求就是保留球場”
陳君聖補充道:“雙方合作讓我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到,也讓市政府知道,我們不是來製造麻煩,而是來尋找解決方案。”
《感性訴求:希望的微光》
「每一天醒來,我都會問自己,未來會怎樣?」林素惠眼含淚光,她提到有些同事家中的成員因為身障,這份工作讓他們可以維持生計還有生活的尊嚴,如果沒有工作,無法想像未來如經營家庭的完整?但她始終相信,政府會聽到她們的聲音。
陳君聖則分析,球場的存在其實還可以帶動「高爾夫球賽經濟」,吸引國外的球友到高雄打球、旅遊。陳君聖對於未來的發展感到沉重,但使命感也更加堅定了他的訴求。
《未來方向:積極對話與實際行動》
目前,「桿娣自救會」已與「會員自救會」分別向市政府提交陳情和要求成立專案小組,針對措施補足和後續規劃展開討論。同時也呼籲球場的「資方」高雄高爾夫俱樂部,重視桿娣和會員的權益進行必要的互動。
「桿娣自救會」代表林素惠(左) 「會員自救會」代表陳君聖(右) 圖/劉子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