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眾最常在全身健檢進行內視鏡檢查時發現自己胃部長了息肉,「胃息肉該不該切?」「有沒有癌化風險?」成為不少健檢顧客的擔憂。醫師指出,息肉是指器官黏膜因黏膜細胞增生而產生的突起組織,除了常見的大腸息肉,膽、胃也會出現息肉。但有9成以上都是良性,不須太過擔心,不過若是出現腺瘤性息肉,就可能是胃癌前兆。
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醫師徐兆甸表示,胃壁組織最內層為黏膜層,黏膜上皮組織長出來的突起物即是胃息肉,經統計,台灣的胃息肉發生率約10%。「大多數的胃息肉是良性,不用切除,可以持續觀察追蹤。了解胃息肉成因與類型,需不需要切除其實有原則可循。」
胃息肉3大類型9成是良性
徐兆甸說明,胃息肉可區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約有9成都屬於良性:
- 胃底腺性息肉:最常見,約佔9成,通常屬於良性息肉。這種息肉若小於1公分且非生長在特定位置,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或任何影響,因此不必太過擔心。
- 增生性息肉:成因為吃到刺激性的飲食導致胃發炎,或因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好發於慢性胃炎的病人。增生性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也屬於良性的息肉,比例約佔5到10%。若是因為幽門桿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通常在根除幽門桿菌後,增生性息肉會隨之縮小。
- 腺瘤性息肉:即俗稱的胃腺瘤,雖然所佔比例極低,但被視為胃癌前病變,因為有30%的腺瘤性息肉內部已含有惡性胃癌細胞。發生的原因為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腺瘤性息肉是胃癌前兆該切除
徐兆甸指出,在發現增生性與腺瘤性息肉之後,首要之務便是檢查胃內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幽門桿菌僅存在在胃部中,多為口經口傳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險因子。因為發炎、幽門桿菌感染導致的增生性息肉,若後續沒有治療,有可能演變為腺瘤性息肉(胃腺瘤),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導致胃癌。
而民眾健檢時若發現胃息肉,該不該切除呢?徐兆甸解釋:
- 胃底腺性息肉:在內視鏡中呈現偏白色均質規則狀黏膜,一般1公分以下,屬於良性的息肉,觀察即可,不用切除,但是若是超過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
- 增生性息肉:通常是良性,一般小於1公分,觀察即可,但是若大於1公分還是建議切除。
- 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一律切除,因為越大越會癌變,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若超過2公分,則惡性機率會上升。
徐兆甸提醒,若在內視鏡中呈現紅色、黏膜不規則狀息肉,無法目測鑑別是良性增生性息肉或是惡性腺瘤性息肉者,原則上都建議在做胃鏡時一併切除,之後再以病理報告確認是何種類型息肉。此外,息肉若產生合併症,如表面潰瘍出血或生長位置在胃竇部導致幽門阻塞,也建議切除。
30歲後定期檢查防止息肉癌變
徐兆甸強調,大腸息肉的生成與飲食有關,但胃息肉的發生原因其大多是基因、體質、發炎和幽門桿菌所致。另外,經常服用胃藥也可能會導致胃底腺性息肉生成。若體質容易生成息肉,切除息肉後仍有再度發生的可能性。
因此可以發現,大多數9成的胃息肉都是良性的胃底腺性息肉,建議的處理方式就是每年定期觀察追蹤即可。另外,需要經胃內視鏡切除息肉的狀況:所有的腺瘤性息肉、大於1公分的息肉、產生合併症(表面潰瘍出血,幽門阻塞)的息肉,但是這些情況非常少見。
徐兆甸建議,民眾從30歲起,就應安排第一次完整腸胃道篩檢,包含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CEA)、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並養成每1至2年定期篩檢的習慣。若及早發現腺瘤性息肉並切除,後續也建議檢測幽門桿菌,並進行完整的殺菌治療,之後記得要再複檢碳13幽門桿菌吹氣測試,以確保根除幽門桿菌。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