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換季是氣喘、過敏的好發季節,統計指出,全台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每5名氣喘患者就有1人控制不佳,21%未定期回門診追蹤。醫師提醒,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出現喘、悶、咳等3大典型症狀,可透過過敏原檢測找到致敏關鍵,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有助避免氣喘發作。
根據衛福部資料,氣喘每年在全球造成超過45萬人死亡,台灣平均每5名氣喘患者中就有1人控制不佳。依照2022年成人氣喘照護指引指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大概為12%,兒童氣喘盛行率則為15%,換算全台目前約有200萬人有氣喘問題。
氣喘誤認感冒逾2成未就醫
北醫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郭漢彬表示,氣喘主要是因外來過敏原如塵蟎、動物、菌、花粉等誘發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氣道收縮、分泌物增加等,出現「喘、悶、咳」等3大氣喘現象,如長期忽視演變成嚴重氣喘,肺功能可能因此衰退,甚至有死亡風險。
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信閔表示,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許多患者常當作一般感冒處理,久咳不癒輾轉就醫才確診氣喘,但仍有21%未定期回門診追蹤。事實上,氣喘是成因複雜的發炎疾病,診斷方式已從過去臨床症狀表現分類,轉為檢測特定的生物標物,如: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免疫球蛋白E、過敏原反應等。
郭漢彬建議,若民眾有出現久咳不癒、胸悶與喘鳴聲等類似氣喘症狀,應及早進行相關血液檢測,確認急性過敏免疫球蛋白E(IgE)對各別過敏原的濃度是否過高,找出真正造成氣喘的主因。他提醒,目前氣喘的治療除了口服藥、吸入型類固醇等,也有更精準的生物製劑,從源頭阻斷發炎反應。
氣喘未控制恐傷害肺功能
廖信閔說明,氣喘依病理學表現不同,可分為第2型氣喘及非第2型氣喘。嚴重型氣喘中有過半比例為第2型氣喘,主要發炎因子為過敏原,「由於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階段,受到過敏原的刺激,誘發身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造成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導致支氣管管徑狹窄,誘發氣喘急性發作。」
郭漢彬提到,不少患者常認為氣喘發作時再就醫即可,或因擔心類固醇用藥副作用,而未積極治療。長此以往,若呼吸道未受到良好控制,時常發炎的情況下會導致上皮增厚、上皮纖維化,使氣道變小,恐演變成嚴重氣喘。不僅發作頻率提高,更會造成肺功能衰退、呼吸道重塑等不可逆傷害,甚至有死亡風險。
廖信閔表示,曾有一名40歲的上班族求治,他從小有氣喘症狀,每當秋冬換季就容易急性發作,頻繁請假影響工作,經過敏原檢測找出關鍵過敏原後,積極治療,至今已維持5到6年幾乎未再急性發作住院,對工作及生活品質都有大幅改善。
換季溫差超過7度易誘發氣喘
近期正值秋冬換季,廖信閔提醒,氣喘患者及過敏性體質的民眾應提高警覺。「當室內外溫差超過7度,就容易誘發氣喘發作,加上東北季風將北方塵土帶往台灣,空氣細懸浮微粒(PM2.5)含量升高,增加過敏反應。」做好防護準備,如佩戴口罩、減少暴露空氣過敏原,才能減少氣喘發作。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