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戴耳機聽歌都開到最大聲?解剖專家:超過「●●分貝」恐害鼓膜破裂

by 商情中心
2024-07-15
in 優活健康網

耳朵是複雜且精密的系統,在聽和處理聲音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你知道耳朵有哪些構造嗎?又是怎麼聽到聲音的?日本醫史學會理事長坂井建雄於《解剖學》一書中,分享身體的組織與構造之謎,包括呼吸與循環系統、消化與吸收系統、生殖系統⋯等,和讀者一起探討人類身體之謎。以下為原書摘文:

耳朵怎麼聽到聲音的?

耳朵最開始的任務是收集聲音,而負責這個功用的,是向外側伸出的「耳殼」。耳殼等同於收集聲音的天線,凹凹凸凸的形狀能幫助耳殼正確聽取聲音。聽覺的原理為空氣振動產生的聲波。耳殼收集到的聲波通過外耳道後,接著到達「鼓膜」,讓鼓膜產生振動,振動再往前傳送到人類體內最小的骨頭「聽小骨」。

聽小骨再下去是呈現漩渦狀的「耳蝸」,當振動傳到耳蝸後,讓耳蝸內的淋巴液產生波動,接著由毛細胞接收波動。這些毛細胞就像鋼琴琴鍵一樣按照音程的順序排列,能將感知到的波動內容轉換為電子訊號。電子訊號再通過神經傳遞到大腦,就形成了我們聽到的聲音。

聽力變差是因為毛細胞退化

隨著年齡增長,從耳朵聽到聲音到抵達大腦之間的過程,會逐漸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聽力變差最大的原因,就是耳蝸內的毛細胞退化。

愈靠近耳蝸入口的毛細胞愈會對高音產生反應,而愈靠近深處的毛細胞則是對低音產生反應,而不論什麼聲音都是從相同的入口進入耳朵內,因此負責聽取高音的細胞就比較容易受到傷害,導致人類在隨著年齡增長之後會愈來愈不容易聽清楚高音。

聲波轉換成聽覺的機制

  • 聲波傳到鼓膜,鼓膜振動
  • 聽小骨放大鼓膜的振動力量
  • 振動在耳蝸內遊走,轉變成電子訊號
  • 電子訊號藉由內耳神經傳遞到大腦

人類能忍受多大音量的聲音?

就像自己喜歡的音樂在某些人的耳裡很可能只是噪音一樣,對人類來說,並不是所有的聲音聽起來都會很舒服。我們的耳朵會把空氣振動產生的波動以聲音的型態聽在耳裡,而音波的振動(振幅)愈大,聽到的聲音也就愈大。

若是以聲音的大小再加進人體感覺的分貝(dB)為單位,可以用來表示各種事物發出的音量(聲音強度)。舉例來說,喃喃細語聲為30分貝,拚命大喊的聲音則大概為80~90分貝。

日常生活中會讓人感到「安靜」的為45分貝以下,一般來說適合住家環境的音量大概為40~60分貝。超過這個標準會開始讓人覺得吵雜,若是持續聽到80分貝的聲音,會有喪失食慾的現象,並會有造成聽力障礙的高危險性。鋼琴或地下鐵車廂內打開窗戶時聽到的聲音大概就是這種音量。

超過150分貝會讓鼓膜破裂?

當音量到達100分貝時,例如汽車喇叭聲或電車通過高架橋下的聲音,因為是突然發出的巨大聲響,常常會讓人嚇一跳。而在飛機附近聽到的飛機引擎聲或打雷聲這種會讓耳朵發痛的聲音,則大概有120分貝,這種音量已接近人類能忍受的極限。

一旦超過這種音量,會讓鼓膜的功能發生異常,若是超過150分貝還可能讓鼓膜破裂。此外,用耳機聽音樂時如果音量大到音樂外漏的話,可能會有造成聽力障礙的危險。

(本文摘自/解剖學:適合一般人閱讀的解剖學,最切身的知識,徹底解開人類身體之謎!/晨星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Previous Post

婚姻中「兩性平等」都假的?研究:女生賺越多,家事育兒負擔更重

Next Post

六旬婦巨大腫瘤幸為早期乳癌 醫:術後最怕復發!細胞週期抑制劑解危機

Related Posts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身心倦怠是身體哀號的求救訊號!小心腦神經衰弱!

2025-07-10
西芹汁風潮下,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安全飲食?營養師提醒:勿輕易跟風

西芹汁風潮下,慢性腎臟病患者該如何安全飲食?營養師提醒:勿輕易跟風

2025-07-04
職涯空窗期,面試如何包裝「黑歷史」?資深HR教你「這樣說」解套

職涯空窗期,面試如何包裝「黑歷史」?資深HR教你「這樣說」解套

2025-07-04
吃西瓜抹點鹽更甜!揭密3種「西瓜創意吃法」:加這種果汁營養翻倍

吃西瓜抹點鹽更甜!揭密3種「西瓜創意吃法」:加這種果汁營養翻倍

2025-07-04
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成大醫院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新里程

跨科團隊整合照護 成大醫院邁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治療新里程

2025-07-04
腰痠、疲倦、怕冷⋯我是腎虛嗎?中醫教你「這樣做」循序改善體態

腰痠、疲倦、怕冷⋯我是腎虛嗎?中醫教你「這樣做」循序改善體態

2025-07-04
Next Post
六旬婦巨大腫瘤幸為早期乳癌-醫:術後最怕復發!細胞週期抑制劑解危機

六旬婦巨大腫瘤幸為早期乳癌 醫:術後最怕復發!細胞週期抑制劑解危機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丹娜絲重創嘉義海區 家扶啟動三安計畫協助重建

丹娜絲重創嘉義海區 家扶啟動三安計畫協助重建

2025-07-12
還錢於民 國民黨說到做到》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三讀通過

還錢於民 國民黨說到做到》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三讀通過

2025-07-12
綠能錯誤政策製造災難 花蓮絕不能成為下一個嘉義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籲7月26日投下反對罷免的一票 守護我們的家園

綠能錯誤政策製造災難 花蓮絕不能成為下一個嘉義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籲7月26日投下反對罷免的一票 守護我們的家園

2025-07-12
第三屆傳愛盃少球聯誼賽開幕 八隊以球會友熱血逐夢

第三屆傳愛盃少球聯誼賽開幕 八隊以球會友熱血逐夢

2025-07-11
賴瑞隆暖心麵包送台南 支持協助救災復原工作

賴瑞隆暖心麵包送台南 支持協助救災復原工作

2025-07-11
總統為世大運代表團授旗 期許為國爭光 以運動壯大臺灣

總統為世大運代表團授旗 期許為國爭光 以運動壯大臺灣

2025-07-11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