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屋」是交屋前最重要的一環,很多購屋者找驗屋公司時,總會希望驗屋項目越多越好,這樣真的比較好嗎?中華民國全國驗屋標準推廣協會理事長、標竿驗屋科技公司負責人朱承天(羅姐)於《羅姐談房屋檢驗攻略標竿》一書中,分享房屋檢核標準SOP,幫助讀者抓住驗屋眉角,住對好房不吃虧。以下為原書摘文:
驗屋項目,不是越多越好?
什麼東西越多越好?幸福指數、投資獲利?通常正向的項目,大家都希望越多越好。當然,這又不是寫心靈雞湯,告訴大家要懂得知足常樂。我只是因為自己開始踏入驗屋這個行業,實在是有感而發。所以,這篇想要分享兩個「不是越多越好」。
第一,檢驗項目,不是越多越好。很多購屋者想要找驗屋公司時,會有一個迷思,花同樣的錢,當然要挑能夠檢驗越多的公司。常常有人打電話來就問:「XX公司這樣的價格可以檢驗27 項,只要多加XX元,又會增加X項。」我們就要花很多時間去比較和說明,「他們的這項」跟「我們的這項」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買東西多方比較是合理的,嫌貨才是買貨人。但是購屋者在做驗屋決策時,若是太拘泥於檢驗項目多寡,有時會掉進另外的「專業坑」。每一家驗屋公司的分類方式可能有所不同,甚至在敘述說明時,也可以特意寫成不同項目,其實是在做一樣的事情。若為了消費者只看總數,難道要故意把一個項目拆成5個項目嗎?
此外,不一定每一個項目都有其必要性。舉例來說,有一家同業新增「室內空氣品質檢測」,就難免令人納悶。以一間新成屋來說,窗外是「大馬路」跟「靜巷」,或是檢測時「開窗」與否,空氣品質應該就有差別。那麼要檢查「這個項目」的目的性,到底是什麼呢?有些建案「沒有開窗」也可以當「多一個房間」賣的設計,檢查結果跟「有開窗」的比較,「沒有開窗」的空氣品質自然不好!
還有兩種檢測,也是屬於「加減做一下」的類別,例如甲醛和電磁波,這兩者和購屋合約其實都沒有直接關係,如果都還沒有裝修,甲醛就是僅供參考,應該要在裝修之後、入住之前來檢測,才比較重要。電磁波也是一樣,測量結果也是僅供參考,有些外部環境影響也很難改變。絕大多數的空屋內,也很少有電磁波問題。
或許我可以為了迎合購屋者,反正你想要,我就加上去,但是其實是沒必要的做法,我也同樣直言不諱,這才是想要建立驗屋標準的態度,不是要隨波逐流。
第二,檢驗缺失,不是越多越好。當然,沒有購屋者希望自己買的房子,問題一大堆,多到「罄竹難書」。但是會跑出另外的心態,同一個社區交屋,你找A公司檢驗,報告說有100多項缺失,結果我找B公司檢驗,只有60項不到。好奇怪啊!會不會有沒有檢查到,或是檢查漏掉呢?
也因為這樣,有些驗屋公司「學會」多做就不算錯,列的缺失越多,表示「我越嚴格,也越用心」,搞到建商的營建工程人員,看到驗屋公司就滿臉嫌棄,覺得你們就是要來挑毛病!
以上這兩種都是「不健康」的狀況,對於買屋、驗屋、交屋這三方來說,無法達成三贏局面。
其實驗屋還真的是最小的一部分,重點是對於購屋者,若無法真正得到實質好處,千萬小心不要掉入「越多越好」的陷阱裡。實用好住,能夠得到好房,才是購屋的根本目的!
反正還要再複驗,第一次不用認真?
在協助客戶驗屋時,會遇到很多突發狀況。舉例來說,我曾被建商相關人員「懷疑」專業度;還有目前不少社區在點交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狀況,那就是「因為有驗屋,就可以不用陪同」的情況。
換句話說,應該要真正參與協助的建商人員,發現屋主有驗屋公司陪同點交時,居然回應:「既然有驗屋公司在,我們先去做其他事情,有事再叫我們,不然就等報告出來,有問題再修繕就好了。」
「既然有專業的驗屋公司出動了,我方怎麼解釋可能也沒有用,純屬浪費人力,乾脆去做別的事。」乍聽之後好像有點道理,反正重點是要維修到好,誰看似乎不重要?
我們還碰過,連屋主都會這麼說:「啊!那我去談一下貸款對保,你們先驗,反正有問題的話,你們再跟工務部門說, 他們也會來修啦! 我先離開一下!」語畢,留下驗屋同仁在屋內,傻眼地對看。
不管屋主有沒有全程參與,重點還是工務部門的參與。我認為,既然是「點交驗屋」,就是你要「點」,然後「交」給我,我「相驗」沒問題,才要「收」。這是幾個不同的程序,不可以偏廢。
究竟是一邊點,我們一邊驗,然後才輪到交,屋主再接手?還是先點一次,由驗屋公司(或是屋主)來相驗,最後再交接?這個部分當然可以有些彈性,以雙方的方便為主。
建商好好做,一次到位最省時省錢
若是便宜行事,只有一方人員在場,很多問題到最後容易淪為各執一詞的情況,一修再修不打緊,可能下次來又沒見到缺失點,繼續等著、拖著,有些工種又不好找,沒有一次理到順,真的只會拉低效率。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預售屋交屋的案場,應該也很常見,甚至有些建商抱持著「不可能一次就驗過,反正還要修繕」的態度,許多事情都等到複驗再做,只要爭取不要三驗就好。
這讓我想到,有一家同業在接客戶報價時,直接標榜:「我們含複驗,不另收費。」這是直接打建商的臉吧?還是以為消費者都會認為願意跑兩趟,所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別家跑兩趟還要計較出勤費用,所以對這家驗屋公司的印象會比較好?
雖然這只是行銷或是推廣手法,但是在系統裡面,很容易變成「先大概驗一下,反正要再跑一趟」、「先大概做一下,屋主又不可能一次過」、「還是要挑剔一下,畢竟複驗價錢都在裡面,不叫你再跑一趟是我虧了」的惡性循環。
理想上,我們希望建商要好好做,因為做一次最省時省錢,不要想著「留一點問題給屋主挑毛病」,也希望驗屋時,能夠發自內心的認為:「問題其實不多,這家建商做得很專業。」而不是「硬要多挑些問題,因為屋主有出錢」。
更不希望購屋者把「我找了專業檢驗,然後發現問題,建商來修繕,驗屋再來看,所以我高興」作為一種「完美的點交過程」。
有時候一些產業會永遠存在,有些產業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消失,驗屋正是因應市場需求而出現。或許等到建商在修建時認真負責,進行點交都能夠彼此坦誠,不再需要驗屋公司時,讓這個產業徹底消失,才是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終極目標吧!
(本文摘自/羅姐談房屋檢驗攻略標竿:預售交屋、成屋交屋、中古屋驗屋程序輕鬆上手!/博思智庫)
感謝好友破千!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留言抽獎送3000元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