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買中古屋時,「議價」是必經過程之一,不少買方都會經歷過在下斡旋後,和房仲、屋主來回議價的過程,如果沒有堅持住自己的最高價,往往就會被加價,那麼到底該怎麼出價是最好的呢?
日前一名網友在PTT上表示,他看了很久的房子終於準備要買到人生第一間,過幾天就要進「小房間」和房仲、屋主議價。他透露,下斡旋時已經出到該區域的最高價格3000萬,他好奇在議價時該注意什麼才不會又被加價,也詢問談到怎麼樣的情況可以決定議價破局?
貼文曝光後,許多人建議原PO一定要堅持住價格,要加價也得從仲介費扣,「最好不要帶長輩或另一半,除非他們很有耐心」、「你都已經出到行情最高價了,誠意很夠了,我認為就價格踩穩,剩下的給仲介自己去砍殺對方即可」、「不加價就對了啦,仲介自己退一步才是對的,總價這麼高收2%都很超過了」。
如何判斷斡旋價格是否準確?房市專家Sway曾表示,屋主心中的底價,加上房仲的賣屋仲介費用,再加上二成以上的議價空間,將等於買方所看到的開價。而網路上關於各建案的大小資訊,大約在這20年內較為完備,只要在搜尋網站上輸入建案名稱,就有可能從各討論區中找出此社區過去預售的價格、有沒有改過案名、中間有沒有降價做過二次銷售;如果屋齡超過十年,通常房價都有漲過,對屋主而言只是要考慮賺多還是賺少。
Sway認為,查出過去成交的價格之後,最重要的是先判斷屋主是要狠賺一票還是只想脫手就好。如果他在交屋一年內就要脫手,並沒有坐等房價更高才賣,一種可能性是房屋不好住,二是他只是個單純的短期投資客,對這類的屋主,買方的開價要能讓他賺一點,比較容易成交。當買方明確的告訴屋主,有調查過去可能的買入價格,再加個一成給屋主,就較有機會快速成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