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阿美(化名)近日與久違的姊妹淘聚會,聊到健康議題方知阿美先生因為大腸癌於幾年前離世,提醒大家要注意自身及家人的身體健康。阿美先生早在之前就有症狀,但自覺年輕以為是生活作息不正常,腹瀉持續好一段時間才至診所就醫,醫師看診後轉介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檢查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在家人的支持與陪伴進行手術、化療等抗癌過程,但阿美先生還是因為感染而離世,這件事給自己及家人警醒,勿忽略身體警訊而造成不必要的遺憾。
國民健康署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 50-74歲民眾每 2年 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檢查結果如有異常(篩檢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就能避免大腸癌的威脅。
若攝取大量含有天然色素食物(紅龍果、甜菜根、藍莓等)時糞便可能呈現紅色或黑色;但若平時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貧血、體重減輕等,可能是疾病前兆,請儘速就醫。
糞便潛血檢查是檢驗糞便表面是否含潛血反應,若糞便上有驗出血液並非正常現象(排除痔瘡或女性經期等因素),應盡速就醫(肝膽腸胃科),利用大腸鏡確認檢查是否腸道內出現異常(如瘜肉等);糞便潛血檢查(初篩)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瘜肉,每20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而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約35%大腸癌死亡率;若篩檢陽性卻未做大腸鏡確認檢查,將增加64%大腸癌死亡風險。
大腸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多數好發於50歲以上,除遺傳、年齡因子外,還有飲食(多吃肉少吃蔬果及常攝取加工食品)、生活型態、肥胖、抽菸、喝酒、壓力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大腸癌。大腸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透過簡易糞便潛血檢查(初篩)搭配大腸鏡(確認檢查)可有效發現腸道變異。民眾可多多利用公費篩檢資源。國民健康署補助五種(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肺癌)癌症篩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