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個層面,都有可能面臨瓶頸,也就是所謂的「中途卡關」,例如跟另一半的關係越來越糟、職涯原地踏步,此時應該子麼辦呢?前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社會心理學博士亞當.奧特(Adam Alter)於《用心理學突破瓶頸》一書中,分享如何突破重圍的方法,幫助讀者從困境中脫身。以下為原書摘文:
跑不到終點的馬拉松選手
克拉克.赫爾(Clark Hull)的學術生涯,專門研究走迷宮的老鼠,他做這個選擇,其實有特殊含義,因為他年少的時候,老是走死胡同。他18歲時,有人逼他加入宗教團體,後來他死命逃脫。他接連罹患傷寒和小兒麻痺,差點就失去行走能力和視力。
他回憶:「我的眼睛很虛弱,母親為我朗讀威廉.詹姆(William James)的《心理學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赫爾也涉獵數學、物理、化學和工程,但就是沒興趣,直到閱讀詹姆斯的經典著作,促使他走上心理學研究這條路。赫爾在耶魯大學當了30年教授,一直在研究走迷宮的老鼠。
他和同事以奶昔為賭注,押注哪一隻老鼠先走出迷宮。他特別會做研究。根據他的朋友兼同事卡爾.霍夫蘭德(Carl Hovland)所言,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最常被引用的心理學家正是赫爾。霍夫蘭德提到:「赫爾的科學研究分成(幾個)階段,他的每一個階段,都能讓其他人自豪一生。」
他花了幾十年觀察老鼠走迷宮,因為當時的心理學家對學習和行為特別感興趣。迷宮是受控的環境,方便他測量動物的行動速度。久而久之,他發現固定的模式:老鼠快走出迷宮時,行動特別快,可是在初期或中期,行動特別慢,甚至會靜止不動。
迷宮的尾段似乎像磁鐵一樣, 距離越近,吸引力越強。無論是筆直的隧道,或是由樹幹或樹枝構成的複雜網絡,都會顯現這個模式。赫爾把這個模式稱為「目標漸進效應」(goal gradient effect)。迷宮是平坦的,但走迷宮的老鼠似乎不這麼想,在前進的過程中會有不同體會。初期似乎格外辛苦,彷彿是在爬坡; 但等到終點近在咫尺,就會有跑下坡的錯覺。
赫爾公布這個效應往後90年間,心理學家證實,人也有這個效應。2006年有一篇論文,研究買10杯送1杯的優惠,想知道人在買了第十杯咖啡後,購買第十一杯的速度有多快。第一杯和第二杯的間隔時間,平均比第九杯和第十杯還要長20%,可見即將獲得第十一杯的免費咖啡,確實給咖啡飲用者很大的激勵。
另一項實驗是為51首歌評分,可獲得價值25美元的亞馬遜禮券,但每首歌要回答50個問題,總共要評分2550次。評分者剛執行任務時,放棄的機率是快達成任務的40倍,眼看快達成任務時,會做得更起勁,每次拜訪網站,評分的曲目越多。有些受試者分4次執行任務,初次拜訪網站只評分6首歌;但最後一次拜訪網站時,一口氣評分18首歌。人就跟赫爾的老鼠一樣,距離目標越遠,行動速度越慢,越可能放棄。
我是在超過20年以前,念大學的時候,第一次聽到赫爾的「目標漸進效應」。教授告訴我們,他親眼觀察過實驗室的老鼠,但他說這個效應比赫爾想的更複雜。大多數老鼠越接近迷宮盡頭,移動得越快,但仍有不少老鼠,一開始就快速移動。
這一類老鼠的節奏,似乎不是越跑越快,而是「快——慢——快」 的節奏,因為剛進迷宮興奮不已,所以拔腿狂奔,後來發現迷宮比自己想像中更長、更複雜, 於是就卡關了。「快——慢——快」的節奏,也可以套用在人身上。
我紐約大學的同事安德烈.博內茲(Andrea Bonezzi)設計兩項實驗3。第一項實驗是讓學生校對9篇論文,揪出其中的錯字,學生校對第5篇論文時,速度比第二篇和第八篇更慢,慢了2成之多。第二項實驗是在長一點的單字中,試圖找出短一點的單字,學生在第五次挑戰時找到的單字數,比第二次和第八次少了19%。因此,研究人員推論,人似乎容易「卡在中間」。
研究人員繼續在其他領域,監測人類實現目標的速度,結果反覆印證了「目標漸進效應」。無論在什麼領域,中途似乎都會慢下來,或者停下來,等到快接近終點時,才又開始加速,比方捐多少錢給慈善組織?吃多少討厭卻有益健康的花椰菜?償還多少卡債?有多麼熱衷參與店家的集點活動?以多快的速度走向決定購買的商品?
此外,如果困在中途,人為了前進,容易做出不道德的事,或放低道德標準——尤其感到無助的時候,會不惜犧牲道德,來換取前進的機會。幾乎每一個想像得到的情境,只要目標遙不可及,人就會前進緩慢;一旦目標近在咫尺,人就會行動快速。
樹立里程碑,讓遙遠的目標清晰可見
在中途卡關,其實情有可原,不妨想像一艘遠洋郵輪,在美國紐約和英國南開普敦之間往返。郵輪駛離紐約,每前進一英里,船長回頭望,帝國大廈越來越小。每一英里的遞增價值顯而易見,因為紐約的地標看起來,隨時都在改變。
過了幾個禮拜,英國西南角映入眼簾,船長看著自己的郵輪進入英吉利海峽,行駛在法國西北岸和英國西南岸之間,然後向北左轉,過了懷特島,最終抵達南開普敦。最後一段旅程,有無數的地標迎接郵輪,證明郵輪又多前進一英里。相形之下,紐約和英法海岸之間,隔著極為寬闊的海域。雖然從起點到終點,郵輪一直在前進,但船長日復一日,只能看著一大片藍灰色,這些進展吸引不了他注意。
紐約是起點,南開普敦是終點,中途穿越寬闊的海洋,水手必定會提不起勁。假設你要減重50公斤,或者儲蓄1萬美元,當你減到第20公斤,或者儲蓄到5010美元時,你並不會注意到自己的進步。中途乏力了,該怎麼辦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把長一點的經歷,切割成短一點的經歷,稱為「縮小範圍」(narrow bracketing)。
先圈出一大段歷程,然後把一整段長歷程,劃分成幾段短歷程。以馬拉松為例,圈出一大段歷程,就是從頭跑到尾的42.195公里,如果切割到最細,那就是一連串的小步伐,一般跑者需要跨出6萬步。這也難怪在馬拉松或超馬的黑暗時刻,跑者會告訴自己:「一步一腳印。」
把距離圈到最小,你就沒有中途乏力的餘地。同樣的邏輯,也可以套用到大目標,有2個方法可供選擇:
- 把大目標順勢拆成小目標
- 刻意拆成小目標
假設你希望換掉討厭的工作,追求你喜愛的工作——這是很多人心中的難題。這一大段過程,不妨切割成一連串事項:列出備選的工作;跟目前的工作互相比較,寫出每個備選工作的優缺點;填寫你的志願清單,從「最想去」到「最不想去」依序排列;挑出符合你「期望門檻」的工作,也就是比目前更好、更值得應徵的工作;最後,應徵這些工作,祝自己好運。
工作升級的目標,可以切割成這幾個具體的步驟。每履行一個步驟,可以吃1個杯子蛋糕,或者喝1杯蘇格蘭威士忌,慶祝一下小勝利。有些目標不太好切割,就要靠自己刻意切割。假設你想要儲蓄3000美元,當成買車的頭期款,不妨把3000美元分成10等分,也就是300美元, 每達成這個小目標就慶祝一下。這個法則很簡單——把中途消滅掉,就不會卡在中途。
(本文摘自/用心理學突破瓶頸:消除創意、習慣、職涯與人生的「阻力」,從現在開始無往不利!/商周出版)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