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胖不是病,但過度肥胖就是病,專家最新定義的四大肥胖類型,了解自己屬於哪一型,就能提高減重癒治療效果。現代人營養過剩,每天高油高鹽造成了過度肥胖現象,也造成許多醫學上的慢性疾病,根據統計,自1980年代開始,因肥胖造成的慢性疾病在全世界增加了一倍多,據估計,在義大利更甚至有10%的人患有肥胖症。
四大肥胖類型
義大利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將肥胖分成四種主要類型
1.腦飢餓
主要由腦腸軸控制,每次飲食都需要有更多的熱量才能達到飽足感,這會導致在達到飽足感之前攝入大量卡路里。
2.情緒飢餓
患者渴望藉由吃東西,來應對正面或負面情緒,與其他類型相比,情緒飢餓更容易出現高程度的焦慮、憂鬱和受情緒驅動的飲食現象,以及更低的自尊和更糟糕的身體形象。
3.飢餓的腸道
在生理上異常飽足感持續時間加快,胃排空速度加快,於是喜歡每天靠大魚大肉的美食來享樂生活。另外, 飢餓腸道的人,因為胃排空的速度很快,其中,女性固體食物的胃排空速度大約更是加快30%,液體食物的胃排空速度加快22%,而男性的固體食物的平均胃排空速度加快38%,液體的平均胃排空速度加快33%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會更頻繁地進食。
4.緩慢燃燒
也就是身體的代謝率降低,而導致熱量累積在體內很難排出造成肥胖。緩慢燃燒類型的肥胖者,會表現出較低的肌肉質量和較低的體力活動。
在義大利,每年有 7 萬人因肥胖死亡, 肥胖患者之間的異質性在對飲食、藥物、設備和手術等肥胖預防措施的減重反應中尤其明顯。義大利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總裁 Maurizio Muscaritoli 解釋:「眾所周知,減少熱量攝入和增加運動的減重方法,根本是無效且過時的,我們不能再忽視體重過重導致死亡的事實,而這些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將肥胖分為四種類型,是從生物體的基因構成與環境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複雜特徵來研究肥胖的原因,飢餓的大腦(異常飽腹感)、飢餓情緒(享樂飲食)、腸道飢餓(異常飽腹感)和緩慢燃燒(新陳代謝速度減慢)。就能對症下藥。
如何面對有效治療
研究證實,如果確認了這四大類型的肥胖種類,並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便會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在《Obesity》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對一組接受抗肥胖藥物治療的患者進行了分析,發現經過一年的治療方法,普通的治療方式成功率為34%,新的治療方式可以改善 79% 。因此,根據病理生理學和行為識別把肥胖分成四種類型進行治療,可以提高改善減肥的結果。
羅馬第一大學內科副教授Alessio Molfino解釋說:
「肥胖是過度營養不良的一種形式,但它的根源在於飲食、遺傳、情緒和社會因素,這就是為什麼如此困難改變的原因。」
肥胖是消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稱為腸腦軸)之間存在密切關係,這種通訊途徑的平衡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改變,對這種複雜性的認知使得醫療方法得日益趨向個人化,不同的肥胖類型表現的行為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