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超過50萬腦部損傷患者,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王馨範醫師指出,腦傷患者的痛苦,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日前有一名因中風而損傷腦部的工程師,在中風前過著科技新貴人人稱羨的生活,但因腦部功能受到影響,雖然恢復了日常生活的能力,卻再也寫不出程式,最後只能由家人照顧。這名患者在受傷後,無法再回到職場,整個人生掉進谷底,而醫療體系卻難對這些患者提供協助,常常造成很多的悲劇。
美國一項統計指出,腦傷患者近半數有憂鬱的後遺症,更是自殺高危險群,因此,王馨範醫師呼籲民眾重視腦傷的預後問題,尤其腦傷後遺症,常引起家庭成員不諒解,卻忽略患者更需要親友在情感上的同理與支持。他提醒家有腦傷患者的親友︰即使他們傷好了,不代表就沒事了。
而該院神經內科楊鈞百主任表示,腦傷患者更需要以全人思維來進行了解,尤其腦傷患者的症狀程度不一,遇到的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不能因為患者的影像或各項數值正常,就代表患者沒有問題,而是要針對患者面臨的實際困境對症治療,除了藥物外更重視非藥物的治療,此外針對腦傷的復健,未來將採一條龍的服務方式,為患者擬定治療計畫,整合院內的各項醫療資源,提升患者就醫的便利性。
他舉例假使中風患者在取栓手術後,有活力低落、情緒不佳的問題,就能使用靜脈雷射可針對細胞修復與活化,再搭配經顱磁刺激(rTMS)活化腦神經迴路,改善情緒,讓患者「有體力」、「有心情」後,再面對接下來的體能訓練與復健,讓他們能盡速回復日常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