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綜合報導
在台灣或者其他已開發的國家中,蛋白質缺乏症並不常見,但維生素B12缺乏症很常見–尤其是在不吃動物性食品的人,但不一定是吃蔬食才會有這種風險:研究表明,1.5%到15%正常飲食的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貧血、視力下降、無法行走或說話不順等嚴重症狀,更不用說抑鬱、疲勞、易怒和腦霧了,因此值得每個人做檢查。
什麼是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又稱為鈷胺素,是一種水溶性微量營養素,它透過向血球輸送氧氣來支持神經系統,「它有助於保持人體血液和神經細胞的健康,」功能醫學專家Jacey Folkers解釋「B12在紅血球形成、細胞新陳代謝、神經功能和DNA的生成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它對保持整個身體的最佳運作狀態至關重要。
維生素B12該如何攝取?
儘管維生素B12 在我們的健康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但我們的身體卻無法自己製造維生素B12,營養師Eva Pena說:「維生素B12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蛋白質,如肉、魚、蛋和乳製品。」
人體需要多少維生素B12才夠?
攝取量因年齡、飲食、性別、生活方式而異。大多數健康成年人平均需要2.4微克的維生素B12–相當於喝兩杯牛奶、一罐鮪魚罐頭、一塊三盎司的鮭魚或四個半雞蛋的量。但如果你是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則需要更多一些在2.6到2.8微克之間。就營養補充品而言,大多數的口服綜合維他命或普通的維生命B膠囊所含的維他命B12劑量遠高於建議值,通常為5到1000微克。但人體能從高劑量的補充劑中吸收的比例僅為10微克左右,不必擔心服用過多會透過尿液排出不需要的部分。
患有疾病會影響身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越來越難以吸收這種營養素,因此60歲以上的人往往會出現維生素B12缺乏症。此外,做過胃部手術、因胃炎導致胃變薄或患有影響小腸的疾病(如:克隆氏症、乳糜瀉、寄生蟲或腸道細菌過度生長)的人也可能在吸收方面出現問題。
患有免疫性疾病(如:格雷夫病和狼瘡);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的胃灼熱藥物或二甲雙胍等糖尿病藥物也會影響人體對B12的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飲酒也會影響人體吸收維生素B12的能力,這是因為酒精容易使胃部發炎,使胃黏膜變薄影響吸收,這或許能讓你少喝點酒。
維生素B12攝取不足會怎樣?
「缺乏維生素B12的人會出現血液和神經系統疾病,」Pena 說,「健康風險包括:貧血、痙攣、麻木或刺痛,因為缺乏再生血細胞的能力。」
Folkers說,其他需要注意的症狀包括舌頭疼痛和發紅、口腔潰瘍、視力問題、焦慮、精神錯亂、記憶力或理解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維生素B12缺乏症還會導致肌肉無力、腸道失衡、神經損傷和情緒紊亂,」他提醒並指出有些損傷可能是不可逆的。
確保透過飲食或補充劑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12,如果你擔心自己沒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B12,或出現了上述症狀,快速驗血也能知道你的B12含量,如果含量低,及早發現就能更容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