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因為房價高漲、加上少子化,現在住宅新案多以小坪數主,小2房、小3房產品相當多,且現在許多年輕人喜愛新大樓,因此小坪數、總價較可負擔的大樓產品成購屋主流。不過宜蘭執業不動產經紀人及地政士、專業不動產講師邱明芳表示,現今小坪數新建案一直蓋,但以同區段同等價位來說,新建案的公設比例較中古屋真的高了不少,無形中影響了民眾生活的居住空間。
邱明芳指出,近年來預售屋公設比例越來越高,現在買房通常有三成以上的錢,買到的是不一定用到的公設,在礁溪有電梯大樓的公設甚至達五成;他說,有些新成屋的地點與機能通常比不上中古屋所在的成熟市區,新大樓雖然外表華麗、但室內空間真的狹小,加上高公設比,20幾坪的小宅、通常室內實際空間不到20坪。
邱明芳表示,有些人認為買新大樓好像比較不划算,以現況來說,假如看上一個公設比約35%的大樓建案,權狀坪數40坪;主建物26坪,公設14坪,賣1,200萬,以含公設計算:1,200萬 / 40坪(主建物26坪+公設14坪)=30萬/坪,也就是說1,200萬購屋款、其中有420萬買公設14坪。
邱明芳說,目前生活機能較好的區域,除了都市更新能釋放出大面積土地以外,一般蛋黃區新建案土地取得面積愈來愈小,也因為基地面積變小,公共設施也不優;加上買新成屋還有一些隱藏成本,例如管理基金、裝潢費、管線費、家電、管理費、車位清潔費…等。而想買預售屋的民眾,他建議要先確認建商風評,因為預售屋買下去簽完約就成定局,在交屋之前、真的不會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樣的房子,萬一入住後才發現社區水準不佳或興建品質不好,反悔也沒用。
中古屋就比較單純,邱明芳認為,中古屋雖然管線老舊、公設不一定齊全、需要花點修繕費用,但其總價比較少、其實其花費可大可小,買方可以視自身條件決定,中古屋地點通常比較好,因此生活機能完善。加上公設又低,室內空間大,換算成單坪價格會實在很多,所以中古屋許多民眾買房的主力產品。
邱明芳指出,一般來說,屋齡20~25年的中古屋CP值很高,這個年份的房子生活機能成熟、穩定,公設比低,自住、出租兩相宜;有些26年以上的老公寓,甚至沒有登記公設(梯間/陽台),因為室內坪數超大,很多人會買來做分租套房當包租公、包租婆,導致這類型公寓屋齡雖高,在投資人齊心喊漲的狀態下,價格也一直被投資客推疊上去。
邱明芳表示,公共設施有其必要性的存在,重點在於公共設施坪數比例是否能被合理規範,關於合理的公設比例這部份,現階段建築法規並無相關規範,所以業者想怎麼蓋就怎麼蓋。如果建築法能有一個公設坪數比例規範,有法源讓業者依循,相信這會是台灣買房民眾的福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