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憲朋 台南市報導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 陳綉琴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護理部專員 陳岑佩
【擔任社區志工近20年,播散善的種子,成為長者的重要講師及圓夢天使】
案例:『現年78歲黃女士,熱愛舞蹈、縫紉與手繪作品的她,擔任烏竹社區的志工近20年,獨創多元健康促進課程、自編舞蹈動作,每日一早就帶著長者跳舞做運動,讓長者充滿活力與歡樂笑聲,更帶領長者多次參加樂齡活力賽、節慶活動與快閃活動表演屢獲佳績與好評,而長者專屬的表演服裝,也由她利用照顧臥床的先生空檔,親手裁剪縫紉而成並無償提供;近年來,在社區辦理藝術工作坊,對從未拿畫筆的長者,在她的鼓勵與陪伴下,學著畫出兒時的農村生活記憶,提升長者自信與價值感,協助開創長者的後青春人生幸福篇章。她用無私的愛回饋鄉里社區,不僅是社區教學活動重要的講師,同時也是長者的圓夢天使。』
攜手共築高齡失智友善社區家園,予老大人佮意佇遮生活!
臺南市於2021年成為高齡社會的都巿,而永康區是臺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老年人口比率達13.62%,為高齡化都會區,推估失智人口約2,600人,面對失智症人口逐年持續增加,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於2019年永康區致力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迄今已邁入第5年,截至今(2023)年招募失智友善志工350人、失智友善天使5,722名、失智友善組織356家,並持續深入社區推廣失智症預防與友善概念,建構以失智者及家庭照顧者為中心的生活圈,活絡社區照護資源,讓高齡與失智長輩可以獨立生活,能被了解、被尊重、受到支持,也可以參與社區活動有所貢獻,也能減輕照顧者負荷與壓力,達到在地化、人性化之高齡失智友善社區願景。
推展非藥物治療活動,重拾老大人的自信與笑靨!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綉琴指出,非藥物治療融入社區長者生活,減緩認知功能與體能退化,以維持長者最佳的功能狀態及生活品質。為讓社區長者達預防及延緩失智之目標,自2019年9月起,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結合社區在地文化特色與失智症非藥物治療,舉辦非藥物治療活動-藝術繪畫工作坊、預防及延緩失智症活動。今(2023)年由年輕藝術創作者結合在地文化、懷舊與年輕世代流行元素,以「人」、「時光」與「新舊共融」為核心概念,設計長者生命歷程與生理能力連結課程,並保有長者來自農村時代的純樸特質,又積極適應現代生活學習力,在復古暨創新間讓長者重拾自我價值與認同感,樂意展現自我綻放個人風采,創作出具生命力作品,如:手捏陶偶、祝福心語書籤,以及融合廟宇與刺青元素新創個人與社區彩繪形象標誌。透過藝術作品與體能活動參與,讓長者保持大腦高功能運作、身體功能靈活度與正向健康情緒,同時,開啟不同世代間新舊共融相互理解與對話,為生活記憶營造安定感,歡喜成為正港「古意閣摔拍」的老大人,提高持續參與社區活動的意願,進而能達預防與延緩失智之目的。
憶青春想當年~抗失智尋回記憶力,時下懷舊提升心幸福感!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綉琴說明,懷舊回憶是時下流行預防及延緩失智的好妙招,著重在過程中的體驗感受。為守護長者人生中最重要的回憶,擷取家庭重要幸福時光展現個人的生命故事,特舉辦「古意時代•相招做伙來」2023樂齡智繪作品暨懷舊走唱秀,活動會場中展示長者的智繪作品,同時,也邀請長者穿搭嫁娶兒女時的裝扮走秀、農村歌曲表演秀,更秀出懷舊手路菜食出古早好滋味,透過藝術作品與生命故事中的載體,親家親姆裝、年輕歌曲與懷舊手路菜,在演繹中重拾長者往日青春美好記憶,暢談嫁娶兒女、好食傳統手路菜、年輕裝扮與認真打拼生活的大小事,刺激思緒一一勾起往事回憶,記得自己最初與當初的模樣再次豐富內心世界,並預防及延緩腦部功能退化,達到懷舊治療的目標,期許社區民眾藉此對長者生命故事感興趣、願意傾聽。
潮玩懷舊吹熱新潮感,憶啟重返古意時光!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綉琴表示,隨著高齡化時代的來臨,失智人口與日俱增,失智症目前尚無法治癒,而預防重於治療,在本(9)月21日(週四)是國際失智症日,響應今(2023)年國際失智症協會倡議「Never Too Early, Never Too Late」現在就是最佳時刻,呼籲「失智不是正常老化現象」且「失智者不具危險性」,讓社區民眾對失智症能有正確的認識,應避免將失智症早期警訊症狀,誤認為是正常老化而延誤就醫治療時機。若有失智症早期徵兆,可透過參與非藥物介入活動、藝術工作坊,預防及延緩失智。本次活動除了非藥物治療活動-懷舊走唱秀外,也規劃長者古意開場表演秀、廟埕小市集以及樂齡智繪作品展,以傳統懷舊元素融入現代生活,邀請失智者及其家屬、失智友善商家組織、友善天使、志工與社區民眾憶啟同樂沉浸懷舊古意時光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