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高先生被診斷有勃起功能障礙,雖有吃藥治療,但面臨長輩想要抱孫的壓力,平時工作又繁忙,遇到老婆排卵期還得「按表操課」卻發生不舉窘境,長期下來不僅讓行房成為壓力,更影響到家人感情。所幸經醫師建議,將用藥替換為每日服用的低劑量藥物,不再受到「吃藥才能做」束縛,不舉情況明顯改善,夫妻也重拾性事激情。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蔡維恭表示,台灣40歲以上男性每2人就1人有勃起功能障礙困擾,粗估超過百萬人有此問題。然而他提醒,別誤認為不舉才是勃起功能障礙,其實勃起時間太短、硬度不夠,都可能是勃起障礙警訊,更可能潛藏心血管疾病、多重慢性病風險。
延伸閱讀:
你有「新冠不舉」嗎?醫曝染疫「3原因」引勃起障礙:所幸還可救
勃起障礙恐心血管、慢性病警訊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台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主任醫師黃逸修表示,勃起功能障礙常被當作是判斷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慢性病的指標,這是由於心血管病變會造成血管阻塞,而體內最纖細的陰莖動脈血管,就會最先受到影響。
黃逸修舉研究指出,有6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在確診3年內,會發生心血管疾病,隨著年紀增長,勃起功能障礙也可能導致攝護腺肥大,部分患者有三高問題卻不自知,因勃起功能障礙就醫後,才意外發現有血脂、血糖偏高問題。提醒中壯年男性族群留意自身健康。
延伸閱讀:
他勃起只有8公分卻讓伴侶滿足!性愛心理師揭「1方法」做愛超幸福
勃起障礙1量表自我評估就診
蔡維恭說明,過往勃起障礙多發生於有慢性病的年長者,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受到現代人心理壓力大、不良生活型態影響,40~60歲男性就診人數明顯增加,然而實際就醫率仍僅約1成,進一步詢問患者原因,多是症狀難以判斷、礙於面子問題、先自行上網尋找偏方等考量所致。但他警告,勃起功能若每況愈下,越晚就醫恐會越難治療。
若男性懷疑自己有勃起功能障礙,該如何正確就診?蔡維恭解答,此病目前沒有公訂標準,仍以個人及伴侶主觀感受為主,導致患者不易自我判讀。其實行房1~2次表現不好無需太緊張,但若持續觀察有不舉、易軟、硬度不足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建議先透過簡易的勃起功能障礙自我評估表(IIEF)檢測,並帶著測量結果前往泌尿科就診,有助於醫師確立診斷及提供最適治療方式。
勃起障礙長效口服藥治療方法
黃逸修也針對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方式說明,以往第一線口服藥物,多在患者有性行為需求前1小時才使用,然而「吃藥等開機」有時也會存在無效風險,或無法配合伴侶狀態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可能為患者帶來更大的心理焦慮而影響表現,產生惡性循環。
黃逸修說,患者經醫師評估,可改為每天服用1顆的低劑量藥物,以僅有原劑量四分之一的藥效,維持體內穩定的作用濃度,服用3~6個月,達8成患者可改善勃起障礙,且臉紅、背痛、頭痛等副作用較低,也不具心、肝、腎毒性,對於治療攝護腺肥大、下泌尿道相關疾患兼具助益,亦能減少心血管風險,
最重要的是,此治療方式能讓男性維持更自然的性生活步調,讓勃起功能保持在熱機狀態,達到「想用就用、隨時開機」的狀態。黃逸修指出,無論是在患者治療接受度或是伴侶滿意度上,成效都明顯較佳,大幅減少男性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穩定表現,能讓性福生活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