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命即將來到終點,你會想對親人說什麼呢?被醫生宣告來日不多的35歲父親幡野廣志,在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之後,開始思考自己想為兒子留下什麼,因此於《離開前,我想跟你說⋯⋯》一書中,留下想對孩子說的溫暖話語,並教導孩子做人處事的態度。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父親罹癌過世,所以我覺得自己遲早也會罹癌,只是沒想到35歲就得了癌症。轉移的惡性腫瘤溶化脊椎,壓迫神經,下半身會有輕微的麻痺。那種劇痛讓我曾經想尋短,有很長一段時間夜不成眠,也無法躺下來,無法保持平常心。
因為全身都很不舒服,所以去超市時,就把車子停在身障者專用車位。我雖然可以開車,但走路時必須用拐杖。我的外表看起來很健康,而且年紀也很輕,旁人恐怕很難瞭解我罹患癌症,只剩下3年的生命,而且忍著劇痛。那些認為只有他們刻板印象中的身障者,或是走路蹣跚的老人才能停身障車位的人就會瞪我,覺得我是「佔用身障者專用車位的健康人!」。
延伸閱讀:
他日夜拼命工作還債,竟把孩子未來賭進去?一名計程車司機的人生啟示
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溫柔的人
有一次,身障者專用車位放了一個交通錐。我猜想是有正義感的人把交通錐放在那裡,避免不守規矩的健康人士把車子停在那裡。但這個舉動是為了排除極其「小部分」不守規矩的人,讓「所有」使用身障者專用車位的人都很不方便。
超市人員這種工作態度完全缺乏想像力,善意和正義感造成了他人的困擾,簡直就是有正義感的笨蛋。我只能把車子停在停車場的正中央,下了車,拄著拐杖移開交通錐,然後把車子停在身障者專用車位。幸好我還有體力做這些事,如果我的身體狀況更差怎麼辦?或是遇到坐輪椅的身障者和虛弱的老人呢?
我們往往無法看到別人身體或是心靈的痛楚,所以很容易缺乏溫柔,所以我更希望兒子可以成為一個溫柔的人,能夠瞭解別人的需求。我之前就認為這個世界充滿不合理,在生病之後,更加充分體會到這件事。
延伸閱讀:
一張「檢驗單」讓親子關係陷入冰點⋯勇敢媽媽揭「愛滋病下」愛的面貌
疾病是反映出各種問題的鏡子
在我公開自己罹癌之後,看到了很多人的內心。有人說一些比拆速食包咖哩更輕鬆的建議,用「溫柔的虐待」折磨我,也有人表達言不由衷的同情。當然也有人提供有益的資訊,或是告訴我一些有用的趣事,鼓勵我面對新的挑戰。
疾病也可以像鏡子一樣,照出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面對死亡的態度,可以充分瞭解到自己是怎樣的人。我重新確認了想要追求幸福的夢想,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原本就有興趣的生死問題。
生是什麼?死又是什麼?由於受到了媒體的關注,經常有機會見到宗教人士和醫生。我藉由服藥止痛後,積極和他們見面,聽取他們的意見。無論是生還是死,我都不瞭解,所以很希望有機會深入瞭解。
醫院的主治醫師會強烈意識到自己必須發揮「治療病患」的作用,和「希望維護醫院的評價」,所以主治醫師很難對病人說真心話,我常去的身心診所,醫生也只是聽我傾訴,但是藉由採訪認識這些沒有利害關係的醫生能夠提供讓我在某種程度上感到滿意的回答。比方說,醫生會在病人面前強調「不可以自殺,不可以安樂死」,但如果以朋友的身分說真心話,情況就會不同。
希望兒子培養思考能力
我雖然不喜歡讀書,但從小就很喜歡探究一些自己不瞭解的事。比起在學校上課,我更喜歡自己看書,聽對某方面有深入瞭解的人說話,深入研究自己的興趣愛好。說起來,有點像是在採訪。
當我比較透過這種方式瞭解的知識後,發現了某些共同點。即使我的問題可能是育兒,或是關於工作方面等不同的問題,也會恍然大悟地發現,「原來只要像這樣消除問題,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當持續思考原本不知道答案的事,最後找到答案時,就會感到樂趣無窮。
我或許藉由生病,體會到了自己思考的樂趣。我希望記錄這個過程中瞭解的生和死,留給我的兒子。這並不是絕對正確的答案,只是我透過採訪發現的事。因為我認為人一旦放棄思考就完蛋了,所以我會持續思考到人生最後一刻。當不斷吸收各種不同的事,思考的答案也會改變。
有時候看一部電影,就會受到影響,想出新的答案,所以我會持續修正,不斷更新自己的答案,至死方休。所以這並不是絕對正確的答案。我希望兒子培養思考能力,找到自己的答案。
思考很重要,思考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用手機,就可以搜尋到很多資訊,首先可以在這些資訊的基礎上思考。在體會各種不同的經驗,傾聽很多人的意見後,再自行思考。即使自己想出了答案,也要深思熟慮後,不斷修正自己的答案。
雖然這樣的思考過程很麻煩,但也樂趣無窮,我認為這就是活著的意義。我希望兒子有朝一日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時,我接下來寫的這些內容可以成為他參考的資料之一。我們的生命建立在其他生命的基礎上。
(本文摘自/離開前,我想跟你說……一個日本爸爸攝影師罹癌後,寫給兒子的至情信/春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