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私有制財產權的自由競爭市場,高效率的資源配置結果引來高地價、高房價問題,讓公私部門深感困擾。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系柯伯煦教授於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季刊中提出論點,房價上漲過程,引來投資者彼此競爭其中的價差利益,是不勞利得或創造財富,耐人尋味。政府基於穩定房市交易價格、調節房價被當作投資目標的詭異現象,這次修正《平均地權條例》、課徵重稅,企圖收回房價中不勞而獲的利得,政府功能值得肯定。
柯伯煦表示,政府從2012年8月起,建立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管理房屋價格,管理交易行為,可是房價被資本優勢者熱烈撐起。高房價逼使許多人高額貸款購房,還款有心理壓力,還會犧牲部分生活品質,何以許多人不斷地想購買房屋?何以高價房屋受到許多人喜愛與投資?
柯伯煦分享,我國住宅財產權私有制的保障有其特色,只要符合政府限制的使用規範及納稅義務,我們擁有住宅的所有權也表示我們可以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或想要採取地用途。住宅與房屋具有多元價值及增值想像,已是整個高度商業化都市人普遍共有的特徵,高房價特徵,在高所得者、中所得者、低所得者之間的評價也多不同。政府不斷改善都市環境問題,移居至都市生活的內涵越顯特別,人們生活在都市的偏好也變得獨特,以致看待房價的特徵與心態有別於過去。擁有一間房屋也延伸許多想法,包括:一、使用方式:獨自居住或家人一起居住;二、獲利模式:投資交易之後可獲利,不交易也能增進財富;三、時間長度:很長很長的使用年期,以及伴隨穩定感及安全感;四、融資額度:房屋價值容易換取大筆資金來運用。
柯伯煦指出,近年來房地產市場受到投資者關注,大約是在2018 年,許多人攜帶資金參與投資及購屋自住,房屋及土地價格上漲幅度驚人。其實資源與商品的價格變貴,只要交易雙方是自由且志願交易的,高價格也不是太大問題。不過,今日高房價被視為一個大問題,主要是社會青年在職場投入勞動,多年的投入總希望有一日能購屋提升居住品質,房屋是許多人在職場生涯發展的必需品。
柯伯煦說,當房地產市場能夠高效率的生產及供給住宅,可是對許多經濟相對弱勢者,他們工作努力,投入許多勞動時間,換取所得,仍然追不到房價漲幅也買不起房,這表示所得財富的分配出了問題。房屋與土地變成是富有者才買得起,也成為他們累積財富的管道之一,甚至是壟斷著多數良好品質的房屋土地資源。基於避免房屋及土地資源不被有心人士壟斷及哄抬價格,房屋市場的交易秩序能穩定運作,此次政府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希望能改善自由競爭市場的缺陷。
不可否認,房屋市場交易的利得或財富,也可視為一種社會利益,而這種無形的社會利益仍有政府在背後維繫穩定交易秩序及執行保障財產權,也有許多納稅人的稅金被配置在各式各樣的公共建設,近年房價高漲讓社會利益不斷落入資本實力優勢者的手上,問題確實值得關注。
柯伯煦認為,一方面,房價高漲隱含著不勞而獲的利得,衝擊平均地權的制度核心重點,破壞了土地、房屋及人力資源原本該有穩定關係,勞動力分配及財富歸屬的經濟關係,也難以創造出更多元及共享的社會利益。另一方面,此次修法內容,政府限制資本優勢者以大量資本來購買住宅,這樣好不好?一則限制某些優勢者的交易自由,二則想在保障權利(購屋自住需求)與限制交易(哄抬價格賺價差)之間,取得某種平衡,期待房市演化出穩定的價量關係,政府運用權力與制度來調整自由競爭市場的部分缺陷,有其值得肯定之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