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頭暈」還是「眩暈」?該如何判斷?看遍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卻找不出原因嗎?其實眩暈屬於頭暈症狀中的一類,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發作時,前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的現象;而對於令人捉摸不定的頭暈,背後的疾病原因則大不同。以下解答頭暈症狀的看診重點、常見頭暈原因及治療。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滋圃表示,「眩暈」代表一種轉動或移動的錯覺,患者約佔所有頭暈症狀的5~10%;而「頭暈」則是一種較模糊但常見的廣泛性症狀,患者約佔15~30%。
一般會將頭暈分成4類:
- 眩暈
- 昏厥感
- 不平衡感
- 難以形容的頭暈
其中,眩暈發作時,多是因前庭系統出現障礙所引起,發作時看到的景物會像是天旋地轉般,這是由於眼振所引起的錯覺,也是眩暈診斷上的一個重要依據。
延伸閱讀:
耳鳴又眩暈⋯當心「耳中風」恐損聽力!醫曝5病因:好發中老年人
頭暈症狀看診須觀察3點
「頭暈是一種症狀,但引發頭暈背後的疾病原因百百種。」張滋圃解釋,頭暈是診所中民眾來就診時,除了感冒咳嗽之外最常見的困擾,但常因症狀模糊、因人而異且難以形容,或很難講出頭暈的感覺,而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他建議平時頭暈發作時,可先觀察並記錄以下3點,能幫助醫師更準確地判斷,引起頭暈或暈眩的疾病原因:
- 記下頭暈發作的時間長短、會不會復發?以及多久復發一次?
- 會不會因為姿勢改變或其他什麼特定原因發作?
- 除了頭暈之外,有沒有其他相伴隨的症狀?
延伸閱讀:
低頭眩暈、想吐,恐耳朵「這部位」脫落!醫:補充「2營養素」能預防
頭暈最常見3大原因
安田耳鼻喉科診所院長暨附設眩暈治療中心醫師吳宜璋表示,民眾因頭暈就診時,許多醫師常會說這是因內耳不平衡所引起,但其實這樣的診斷非常模糊,只能代表頭暈問題發生在內耳;由於造成內耳不平衡的原因非常多,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
吳宜璋列舉最常見的頭暈原因說明:
- 耳石脫落症:佔18.3%,等於每5人就有1人是因該原因導致頭暈,也是最常見的眩暈症。一般醫師開立的止暈藥,只能稍微控制症狀,任何藥物皆無效。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物理治療,也就是所謂的「耳石復位術」。耳石復位術的治療不但成功率高,且治療成功者通常會獲得立即的改善。
- 梅尼爾氏症:佔7.8%,是因內耳淋巴水腫所引起,症狀上有反覆眩暈、耳鳴和低頻的聽力障礙,治療上則是要吃限鹽飲食,及使用血管擴張劑、利尿劑治療等。
- 前庭神經炎:會有嚴重的眩暈、嘔吐症狀,持續1天以上。幾天後,眩暈漸漸停止,轉變為頭暈、走路不平衡,症狀將持續幾個星期或2、3個月以上。在改善症狀上,急性期除了止暈、止吐藥之外,短期的類固醇治療,可以顯著且安全地改善症狀。但過了急性期後,應儘早停止使用止暈藥,開始進行前庭復健運動。
其它頭暈原因及治療方式
此外,尚有具偏頭痛病史、畏光怕吵的前庭性偏頭痛,治療上除使用偏頭痛預防性用藥外,規律生活習慣也是治療的方法;慢性頭暈中常見的雙側前庭病變,主要的治療方式是前庭復健運動;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則是給予促進血清素的藥物,治療期約半年,認知行為治療、前庭復健運動都是有效的輔助治療。
而老年人常見的多重感官退化頭暈,目前沒有特效藥,以前庭復健運動和預防跌倒為主。另外,情緒影響和藥物副作用,也時常加重這一類的頭暈,所以治療情緒問題和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也會改善此類頭暈;至於合併複視、口齒不清、手腳麻木或乏力的急性眩暈,這類腦中風或其他危險性暈眩的機會小於5%,民眾需要有所警覺,但不需過度擔憂。
頭暈復健運動1.5個月見效
張滋圃指出,治療頭暈可以「前庭復健運動」作為改善,目前已有統計證實,患者若持續進行前庭復健運動,不但可以改善暈眩,減少止暈藥使用,更可以穩定視覺,增進平衡感,甚至只需做1.5個月就可見效,再持續做2~3個月,就能降低至少5成以上頭暈症狀,達到不影響生活的程度。
張滋圃建議,前庭復健運動對於前庭神經炎、對雙側前庭病變、老年人多重感官退化引起的頭暈這3種頭暈最有效,對於耳石脫落症、腦中風等腦部病變、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亦有改善效果,但梅尼爾氏症和前庭性偏頭痛,就必須以藥物為主、前庭運動為輔的方式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