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水發 報導
有關7月23日媒體報導引述「政府1政策買30元賣8元:虧的全是納稅人的錢」一事,農委會強調,自民國63年起因應貿易自由化的挑戰,辦理公糧稻穀保價收購措施,是為了穩定糧價及維護農民收益,近2年農委會加速調整稻米產業結構,產地濕稻穀價格111年迄本(112)年第1期作都維持在每百台斤1,000元以上,為近5年最高,實質提高產地穀價及農民收益,並適度降低農友對公糧收購之依賴。
公糧收購有助穩定穀價及農民收益,並維護國人糧食安全
農委會表示,為掌握糧源、穩定糧價及維護農民收益,民國63年起辦理公糧稻穀保價收購措施。政府收儲之公糧,除了部分以新鮮食米作為軍隊、監所、學校午餐、社會救助等主食用途,主要供作安全存糧使用,當市場糧價異常波動或遇緊急危難時,即時釋出調節供需。
加速調整稻米產業結構,穩定市場供需及價格
農委會說明,為紓解稻作超產情形,86年起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輔導稻田轉作或每年兩個期作均可休耕種植綠肥,以調降稻米產量。97至99年間稻作面積約調降至24到25萬公頃,達供需平衡狀態,惟受100年提高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價格每公斤3元,並補助烘乾包裝堆疊每公斤乾穀2元、102年起推動休耕地活化措施,稻作面積逐年增加至27到28萬公頃,加以國人飲食習慣西化,食米消費需求衰退等因素影響,致近年來稻作超產情形嚴重。
農委會指出,加速調整稻米產業結構及因應氣候變遷兼顧糧食安全,自110年起推動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措施,輔導農民在連續4個期作中,自由選擇1個期作轉作水稻以外作物或辦理生產環境維護(即俗稱的休耕),不僅合理調減稻作面積平衡供需、提振產地穀價及提高農民收益,並可避免連作水稻衍生病蟲害加劇及土壤肥力不均情形,有助降低農民用肥及施藥成本,對農耕環境更為友善。另提供綠色環境給付,鼓勵稻田轉作種植具進口替代、外銷潛力或地方特色等轉(契)作作物,或辦理休耕,及搭配大區輪作節水獎勵,除提高稻作轉出誘因,紓緩稻米生產過剩問題,穩定供需及價格,亦有助節省農業用水。
開辦水稻收入保險,確保稻農收益
農委會補充說明,考量全球極端氣候日趨嚴重,為提高稻米產業競爭力,並穩定農民收入,111年第1期作起正式開辦水稻收入保險,分為「基本型」及「加強型」,保險事故除天災外,亦包括病蟲害等造成產量之減損,均在保險保障範圍。111年第1期作全國投保件數19.2萬件、投保面積13萬公頃、投保農友20.2萬人,計14個縣市、111個鄉鎮、1.8萬位農友出險、理賠3.86億元;第2期作全國投保件數6.5萬件、投保面積7.3萬公頃、投保農友7.1萬人,計13個縣市、48個鄉鎮、3,461位農友出險、理賠4,367萬元。
稻米產業調整已具成效,產地穀價提高,公糧收購依賴降低
農委會說明,近2年推動稻米產業調整到位,111年全年稻作面積23.9萬公頃,較往年減少約3萬公頃,稻穀產量157.6萬公噸稻穀(折算糙米125.2萬公噸),接近供需平衡;產地濕稻穀價格111年迄本(112)年第1期作都維持在每百台斤1,000元以上,為近5年最高,實質提高產地穀價及農民收益,並適度降低農友對公糧收購之依賴。另110~111年全年收購公糧稻穀數量均約36萬公噸,較前3年(107~109年)平均約56萬公噸稻穀,足足減少約20萬公噸稻穀;公糧庫存於同期間亦由超過90萬公噸糙米量降為60餘萬公噸糙米量。
推動轉作國產雜糧有成,提升糧食安全韌性
農委會進一步指出,從提升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去(111)年硬質玉米種植面積約1.9萬公頃,比起110年增加0.4萬公頃;大豆面積約4,100公頃,較110年增加700公頃;甘藷9,100公頃,較110年增加300公頃,高粱由110年零星種植成長至約850公頃。未來5年內將逐年擴大種植硬質玉米面積到3.5萬公頃、大豆1萬公頃、甘藷1.2萬公頃及高粱3,400公頃,持續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
農委會強調,未來仍將持續推動各項稻米產業結構調整措施,以穩定市場供需及產地穀價,並維持適當公糧存量,確保國人稻米供應無虞。該會有信心,推動各項稻米產業政策後,可以維持合理的稻穀收購價格,農民不再需要依賴繳交公糧來維持收益,另外,提高國產雜糧供應量能,也能提高糧食安全韌性。稻米產業調整穩健邁步,需要各界更多的支持,期待透過政策引導及推動,農民收益會更好,農業環境更永續,糧食供應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