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覺被稱之為「身體第六感」,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軀幹與四肢身處空間中的相對位置變化,若失去本體感會怎樣呢?屢獲殊榮的科學記者艾瑪.楊恩(Emma Young)蒐羅完整的科學研究,於《超級感官》一書中,分享人體感官的知識,幫助讀者保護、調整自身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做出改變。以下為原書摘文:
失去本體感覺的慘況
1971年,瓦特曼(Ian Waterman)19歲,在英國澤西島擔任肉販。他受到了病毒感染,身體的反應失去正常,造成災難性結果。他體內的免疫系統攻擊傳遞觸覺與本體感覺的神經途徑,雖然瓦特曼還保有其他感覺,能夠感受到疼痛與溫度,但是脖子以下的本體感覺和觸覺都消失了。
由於瓦特曼的運動神經元還能夠運作,因此沒有癱瘓。但是他無法站立,甚至連坐直都辦不到。無法感覺到自己肌肉和關節的活動,他甚至無法拿起一個杯子。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感覺到自己的肢體被舉起來,撞到旁邊的人或是敲到病床邊的櫥櫃。醫師說他的狀況無法治癒,可能終生要在輪椅上度過。
延伸閱讀:
喜歡「吃苦」和黑暗人格有關?研究揭「1類人」是為了享受刺激感
瓦特曼拒絕接受這個慘況,最後他學會依靠視覺追蹤與監控肢體的位置和動作。不過這個過程要耗費許多心力,他必須先看清兩三公尺長的路徑,然後盤算接下來所有的狀況,這樣才能夠知道腳要放在哪裡。他也要持續注意腳的位置,總是得注意身體各種動作會造成的結果。
瓦特曼花了1年,才學會安全的站立,花了3年,才學會這樣走路。而且學會了之後,走起路來也不輕鬆。在永久失去了本體感覺的情況下,他再也不能夠利用肢體位置訊息和動作訊息來幫助運動了。
沒有了觸覺,也讓瓦特曼無法藉由本能,分清自己身體範圍和外在事物(不論是道路或是叉子)之間的區隔。失去了傳遞本體感覺訊息的神經纖維,讓他無法藉由本能,就瞭解到自己身體各部位的位置和動作。
延伸閱讀:
別把「負面情緒」藏心裡不說!心理專家:身體到處痛因壓力沒放鬆
本體感覺影響骨骼發育?
瓦特曼是成年之後才失去本體感覺,前一章談到缺乏Piezo2蛋白質的女孩與女性,則是從小就沒有了觸覺,她們走路幾乎是正常的,可是在測試中,她們若蒙起眼睛走路,便會走不穩而跌倒。研究人員移動她們的肢體時,她們完全感覺不到發生了什麼事。在天生就失去本體感覺的狀況下,她們的腦部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適應了這種狀況— 主要是由視覺大力協助,有效的監控肢體在空間中的位置。
這兩位病人也有骨骼畸形的狀況。她們有脊椎側彎,臀部和腳部的角度異常,因此研究人員猜測:本體感覺對於正常的骨骼發育也很重要。肌肉必須持續發出說明自身形態的訊息,同時接收腦部的指令,才能夠讓你的身體維持應當的姿勢。
如果這個過程受到破壞,那麼你就無法站直,或是維持肢體在適當的姿勢,如此一來,正常的骨骼發育就會出現偏差。不過,如果你的本體感覺正常,就算你的骨骼架構出現了異常,人類擅長適應的腦部也能夠從容處理。科學家研究了身體有額外部位的人,得到了扎實的證據。
生下來就有第6根手指的人,通常出生後就會經由手術切除多出來的手指,因為大家認為多餘的手指沒有用處,而且有可能使得兒童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就放在那根手指上。
不過在2019年,兩位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多出一根發育完全的手指的人,讓科學家進行了生理學和感覺運動方面的研究,發現他們多出了手指也多出了好處。這些多出手指的人,不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到了多出的手指,在進行需要額外按鍵才能夠進行的電玩時,他們用一隻手就完成了正常手指數量的人要用兩隻手才能夠完成的動作。
這項研究指出了人類的神經系統和腦部完全能夠接納多出的手指,並且加以適當的運用。這也是首度證明了:如果不算上外貌與眾不同所造成的心理影響,多出來的手指不應該切除,而且,所有人應該都可以運用額外的仿生手指。
(本文摘自/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