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寶寶平安生下後,媽媽終於能卸下長達近10個月的重擔,並擺脫多種惱人的不適症狀。不過,不少媽媽會發現,與孕前相比,身體彷彿出現了些微改變,狀態大不如前,這時就要好好把握月子期,用心調養身體,避免出現「月內無做好,到老就艱苦」的狀況。該如何健康坐月子呢?就從坐月子方式、飲食及身體修復等3大面向,由內到外為媽媽打造完善的產後調理計畫!
Part1:坐月子方式
隨著時代觀念的改變,坐月子的方式愈來愈多元,產婦都想追求舒服的月子品質,造就產後護理之家提供的服務不斷推陳出新,以滿足產婦的各式需求。至於多寶媽或是喜歡在家坐月子的族群,月嫂也是熱門的選項,一對一服務更能夠客製化,為產婦制定專屬的坐月子計畫。
產後護理之家:近年來更加注意管控
在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相信是不少產婦的心願!台安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李良怡指出,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產後護理機構對於感染控制、訪客、動線等規劃更加注意,在母嬰照護方面,則針對照護比及專業照護內容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如懷孕媽媽想要找到適合的產後護理之家,確認懷孕後就可開始進行參觀詢問,建議參考以下3點方向進行評估挑選。
1. 照護比與內容
除了費用之外,由於現今產婦多為第1胎,對於專業照護總是特別在意,「期待在月子期能有護理人員給予足夠的衛教與協助,以便返家後勝任照顧寶寶的工作。」李良怡表示,事先參觀時,一定要詢問機構內的照護比。
依照規定,產後護理之家每5床嬰兒床應置嬰兒照顧人員1人,不論是護理人員及保母均需具有證照,照護內容應包含為新生兒進行身體評估及沐浴、臍帶護理、為產婦進行身心評估及衛教諮詢指導、固定有婦產科、小兒科醫師巡診、推行母嬰親善政策、嬰兒室最好是24小時開窗之透明化照顧等。
另一項重要的參考要點,則是確認該家產後護理之家是否與鄰近評鑑合格醫院簽訂轉診契約,並提供急救、急診、轉診及定期出診等事項,當母嬰突發緊急狀況時,能及時就醫。
2. 月子餐點
不是每間產後護理之家都有自設廚房製作餐點,倘若懷孕媽媽想要自設廚房的機構,李良怡表示,可要求機構出示廚房備餐等相關資料,確保清潔衛生、食物原料是否新鮮等;而若是委託廠商送餐,則要注意合約廠商是否通過HACCP和ISO22000等相關認證
月子期間的餐食口味,影響媽媽的心情與胃口,李良怡建議,懷孕媽媽在參觀時,可詢問是否有預約試吃的服務,同時了解供應的菜單是否包含蔬菜類、水果類、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共6大類食物,以獲得均衡健康的飲食。
3. 房間及公共空間
不只新生兒要受到妥善照顧,產後媽媽也應該要有一個舒服的空間,好好休息。挑選入住房型時,李良怡建議多觀察房間內的浴廁,是否採乾濕分離,且附有暖風機設備,以及是否備有像是消毒鍋、擠乳器、哺乳椅等,以便提供友善的哺乳環境,「更重要的一點是,房間必須要有出入門禁管控,保證入住隱私。」
在公共空間方面,假如是多寶媽,不妨觀察是否有能讓大寶玩的遊戲空間,或是閱讀區、會客區域等,同時確保進出口門禁的把關、訪客控管的嚴謹程度,以確保安全。
TIPS
產後護理機構會規劃課程講座,提早讓產婦補充育兒知識,照顧時能快速上手,內容大多包含常見健康照護、母乳哺育、親子互動等課程內容。另外,根據個人狀況而有額外的需求,是否有提供如:洗髮服務、SPA按摩等,有些可能需要另外計費,建議懷孕媽媽在參觀時能先詢問,再挑選符合自身需求的機構。
延伸閱讀:
剖腹產、自然產「產後恢復」重點不一樣!醫提醒「產後回診」時間點
到府月嫂:扮演輔助者的角色
有些產婦習慣於家中的生活環境,期待生完孩子後,能在自家坐月子,若家中長輩無法幫忙時,就會選擇請「月嫂」到府坐月子。李語婕月嫂根據服務多年的經驗表示,月嫂以照顧產婦和新生兒為工作核心,幫助產婦安心地在家坐月子,輔助產婦哺育新生兒,也讓其他家庭成員適應新生兒的加入,並維持家庭生活的節奏。
1. 哪些人適合請月嫂?
月嫂李語婕觀察到,家中已有大寶的媽媽,坐月子會優先選擇月嫂,如此一來,媽媽不用擔心忽略對大寶的照顧,在產婦需要親餵哺育新生寶寶之時,月嫂能適時協助看顧大寶,一個家庭原有的生活模式才不會受到影響;而新手爸媽也是適合請月嫂的族群。
李語婕提到,初為父母,對於寶寶的一切懵懂無知,這時如果身旁能有個專業人員陪伴,能讓爸媽的內心稍微踏實一點,「爸媽也不用擔心寶寶從月子中心回家後,還需要一段適應期。早點讓寶寶熟悉家中環境,能讓後續的照護更加穩定。」
而月嫂也不限服務於月子期,李語婕指出,有些媽媽會選擇產後1至2週,先至產後護理之家進行調養,返家後,再請月嫂來準備餐點、打理家務等,對於產後要返回職場的爸媽來說,也是個不錯的做法。
2. 事前溝通要充足
畢竟月嫂要與媽媽生活一段時間,互相了解彼此,是媽媽產前必要做的功課,李語婕表示,想要找到適合的月嫂,媽媽要先了解月嫂的個人履歷,接受過的專業知識,服務過程是否還有再進修,以及服務過的經驗分享,「一個好的月嫂,會以專業知識為主,實務經驗為輔,客製化適合產婦和新生兒的照護需求,帶著細心、愛心和責任感,用心的完成工作。」
同時,月嫂也會事先了解媽媽的各項狀況,包含前一胎的生產經驗、對於哺乳的想法、家中空間的隱私及清潔、飲食習慣與禁忌,最好雙方能簽署一份合約書,將薪資、服務內容等討論細節寫清楚,以便相互配合。
3. 見上一面很重要
人與人之間要知道契合與否,第一眼的印象很重要!李語婕表示,在確認服務前,她會希望能與媽媽見上一面,透過親自見面或視訊面談的方式,彼此能更加認識對方,了解對方,進而建立信賴度,有了好感,才有機會在月子期相處融洽,成為彼此的最佳助手。透過見面討論,也方便月嫂將媽媽的需求記錄下來,以利規劃一套客製化的服務。
TIPS
每位月嫂所服務的內容及收費方式也不同,一般分為9小時與24小時制,各有基本的收費標準,如有其他需求,像是準備三餐、購買食材等,會需額外加收費用,必要時,也會要補助月嫂的交通費。
延伸閱讀:
產後多久能有性生活?婦產醫曝至少 週:「這件事」比孕前更重要
Part2:飲食內容
一般來說,產婦會選擇進行30至45天的月子期,以獲得足夠的休息。這階段的飲食內容將是一大重點,吃得好不好,關乎傷口的復原狀況,以及乳汁的營養。把握飲食均衡原則,並妥善搭配藥膳調理,有助於加速身體修復,並提升乳汁量與品質。
西醫營養:以清淡飲食為主
生產耗盡媽媽所有的體力,產後都想要透過食物來補充體力,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陳盈蓉表示,產後的飲食應以清淡調味開始嘗試,「特別是針對剖腹產媽媽,產前已經禁食一段時間,產後還要等麻藥消退,因此,應以清淡、好消化的飲食有助於恢復腸胃道功能,像是軟飯、粥、魚肉、燉煮過的牛肉、豬肉,都是建議食用的種類。」
1. 哺乳媽媽每日多增加500大卡
產後想要哺乳的媽媽,每天所攝取的熱量只需比平常多500大卡即可,陳盈蓉表示,這多出來的熱量,一部分可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豆漿、肉類等,另一部分則選擇澱粉。再來,乳汁的組成大多來自水分,媽媽的喝水量一定要足夠,「舉例來說,倘若媽媽一天製造約1,000c.c.的乳汁,通常會抓個乳汁量的87%,就是870c.c.,再加上基本喝水量,換算下來就是媽媽每天應該攝取的水量。」
另外,母乳的油脂含量豐富,烹調食物所使用的油和食物本身的油脂,會間接影響母乳的油脂,少吃飽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好比糕點、餅乾、麵包等,陳盈蓉建議,像是橄欖油、酪梨油、芥花油等較適合做為烹調用油,才能確保乳汁的營養,提供寶寶品質好的母乳。
2. 解決排便不順的飲食建議
孕後期因肚子的重量,壓迫到腸胃道,讓不少媽媽出現便秘,到了產後,排便不順的問題依然存在,陳盈蓉表示,除了水分要喝夠,飲食量也要逐步增加,才能讓腸道累積足夠的糞便體積以促進排便。
在日常的飲食中,纖維量至少超過20公克,可從主食中攝取,像是把白飯換成雜糧飯,同時還能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也能幫助傷口恢復。另外,有些產婦產前施打乙型鏈球菌抗生素,容易導致腸道內的菌種失衡,生產時的高壓情緒,也會讓腸道內的益生菌陣亡,「產後補充益生菌和益生質是必要的,除了選擇保健食品以外,食用蔬菜水果也是很好的方法。」
3. 解決失眠困擾的飲食建議
身體的不舒服,加上哺乳的壓力,總讓多數產婦時常睡不好,白天無法全神貫注,好好學習育兒之事。陳盈蓉建議,想要自己睡得更好,飲食中要多吃顏色豐富的蔬菜水果,像是紫米、紅藜麥等有助於減輕產後的憂鬱心情,改善因荷爾蒙失調所導致的失眠,「也要少吃容易讓身體發炎的食物,例如:太鹹、太油、口味太重,還有加工食品也要避免。」
TIPS
在月子料理中,很常看到動物的內臟,像是豬肝、腰子等,但有些產婦不太敢吃,可選擇哪些其他的食物來取代呢?陳盈蓉建議,內臟類屬於蛋白質、鐵質含量高的食物,媽媽可以改為食用豬肉、牛肉等,一樣能獲得相同的營養價值。
中醫營養:月子做得好有助於改善體質
以中醫的角度而言,月子期的調養,對於女性是很重要的,月子做得好,能加速傷口的癒合、調整因懷胎而損傷的氣血,甚至有些女性有機會改善原有的婦科疾病,包含經痛、經期不順等,對於體質調養有著顯著的效果。
1. 分階段調養
產後的身體一天天地變化,每個階段各有調養的重點,生產完的前10天,惡露量比較多,也是追奶量的關鍵期,建議以平補方式來幫助媽媽補氣化瘀,提升奶量並將體內惡露排乾淨;約在產後10至20天,調理可著重在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減緩腸胃道問題,例如脹氣或便祕,同時也能加入安神藥材,提升產婦的睡眠品質。來到產後20至30天,身體的各項功能逐漸恢復,補氣健脾也要補氣血,料理時加入養肝腎、補筋骨的藥材,有助媽媽恢復體力。
2. 根據體質選擇適合的茶飲
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月子餐少不了的就是湯湯水水,除了湯品之外,中藥茶飲也是不可或缺。其實如果每日的水分已攝取足夠,產婦不一定要喝茶飲,只是茶飲能增進體內的新陳代謝,也比開水還要有味道,多數媽媽為提高喝水意願,往往把它當作成一種飲料來喝。
一般常見的中藥茶飲有杜仲水、黑豆水、養肝茶等,這些具有補氣的功用。體質偏虛的媽媽,可額外選擇黑糖薑母茶、桂圓紅棗茶,體質偏熱或便祕的媽媽,適合喝牛蒡茶或是決明子茶。
3. 這些食材要小心運用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麻油、雞酒等經常被拿來料理月子期餐食,認為能夠滋養身體、增加乳汁,不過,在現代的觀念中,這些食材並不建議在產後馬上食用,恐會影響身體修復,甚至是影響到母乳的營養。
根據台灣母乳協會建議,食用的2小時後,先不要餵奶,如果可以,還是儘量以不含酒精的料理來取代,比如說香菇雞湯、魚湯等。而麻油會促進子宮收縮,建議媽媽等到惡露完全排乾淨後再食用較佳。
TIPS
隨著時代的進步,部分的傳統月子觀念不再適用今日,加上多數產婦注重養生,以及身材的恢復,月子餐不再是只有麻油雞、麥芽蛋的選項,簡單調味的清淡飲食,一樣能達到修復功用,不會為產婦的身體帶來負擔。假如產婦重視中藥材的調養方式,建議在使用任何藥材前,應先諮詢專業的中醫師,了解自身體質,以免補過頭,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Part3:身體修復
用盡全身力氣,終於把寶寶「擠」了出來,有如經歷一場拔河戰。然而,生產的結束,並不代表解除身體的累,產後的各種痛,才是產婦準備要面對的大魔王!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必須度過一段修復期,如何把身體照顧好,將是月子期的重點。
自然生產:所需的待產時間各不相同
由於待產時間因人而異,部分自然產孕婦的生產時間會拉得較長,胎兒娩出後,還要等上3至5分鐘,最遲至30分鐘左右,胎盤會連同剩餘的臍帶自產道排出,整個生產過程才算完成。
1. 會陰部傷口的護理
多數的自然產孕婦會進行陰道剪開術,目的是為了降低胎兒所造成的撕裂傷,生產結束後,醫師會再進行傷口縫合。李良怡指出,會陰傷口的縫合線會自動被人體吸收,無須拆線,產後前2天覺得傷口腫脹、疼痛等不適,可使用冰敷舒緩,如果還是覺得不舒服,可再進行溫水沖洗或以溫水泡盆。
也因為這道傷口的存在,產婦通常容易「坐立難安」,李良怡建議,產婦採取側臥或是使用甜甜圈坐墊,留意兩腿不要張太開、避免使用蹲式馬桶、勿久站,這些方法有助減輕會陰傷口的疼痛感。
2. 適當進行子宮按摩
「適當的子宮按摩,可以幫助子宮的復原及惡露的排出,預防因子宮收縮不良而引發的產後出血。」該如何進行子宮按摩?李良怡說明,產婦須將膀胱排空,平躺於床上,把手掌放於子宮底處施力,以環形按摩到子宮變硬,即可休息。
另外,當產婦親餵母乳時,會明顯感覺到子宮收縮且排出惡露,因此,除了練習用手掌進行子宮按摩,親餵可說是幫助子宮復原最省力的方式。
3. 產後3天可進行緩和運動
「產後休息固然重要,不過,生產後應儘早下床活動,能促進腸胃蠕動、膀胱排泄的功能,有助於子宮復原,同時防止血栓、骨盆腔器官脫垂,和幫助恢復體力。」李良怡表示,自然產的產婦約在產後3天就能做運動,但因惡露還沒排乾淨,骨盆底肌群也尚未恢復彈性,運動以緩和簡單為主,避免過於激烈。
李良怡提醒,產後運動可在硬板床或地墊上進行,衣著以寬鬆、舒適為主,一旦身體感覺到疲累不舒服,就必須停下來,避免徒增產後身體的負擔。
TIPS
產後約2至3天,會是惡露量多的階段,顏色會從鮮紅色,逐漸轉為暗紅色、褐色,最後變成淡白色。李良怡護理師提醒,每次如廁後,產婦需用裝滿溫水的沖洗瓶,於會陰傷口處由前往後進行沖洗,擦乾再墊上衛生棉,穿上內褲,可預防傷口感染並增加舒適度。
剖腹生產:傷口大需較長復原期
傷口位置會落在恥骨聯合上緣兩指幅處,造成8至10公分的傷口長度,恢復時間較自然產來得長。由於剖腹產屬於一項手術,仍存在不可知的風險,產婦須做好心理準備,並與生產醫師進行足夠的溝通。
1. 傷口癒合約1個月
李良怡表示,產後約1至2週,傷口處應保持乾燥不碰水,可使用防水貼片或是消毒過的紗布來覆蓋。倘若發現紗布潮濕或弄髒,可用消毒過的乾棉枝吸乾傷口上的水分後,再更換新的紗布。等到約產後2至4週,傷口大多已癒合,則無需特別照顧。「倘若產婦擔心美觀問題,可用預防疤痕貼片或凝膠,直到產後6個月。」
李良怡補充說明,「剖腹產媽媽下床時,可使用束腹帶支撐傷口,如有想咳嗽或更換姿勢,用手輕壓住傷口,或是使用小抱枕加壓傷口,能減緩因腹部用力而引起的傷口疼痛感。」
2. 產後2週再進行運動
剖腹產的產婦,因傷口復原期較長,需要等到產後1、2兩週再進行運動較合適,不過,像是深呼吸或是胸部運動,只要不會拉扯到傷口的簡單運動類型,約在產後第3天就可進行。李良怡推薦適合剖腹產產後1至3天進行的運動:
- 深呼吸:仰躺→吸氣時讓胸(腹)部逐漸突起,吐氣時胸(腹)部逐漸平坦→放鬆之後,再重複做5~10次。
- 擴胸運動:仰躺,兩手向左右伸展→再往腿部平行伸直→再往上伸至頭兩側→再進行左右伸展、伸直、上提之步驟。
3. 善用工具幫助產後餵奶
媽媽都希望寶寶能喝到最珍貴的初乳,但礙於身體上的傷口,常讓媽媽感到力不從心,李良怡指出,剖腹產媽媽產後餵奶並不難,可採用橄欖球式或躺姿,並提供適度的支撐,避免傷口壓迫而影響餵奶,像是坐著餵時使用U型枕,躺著餵時使用L型枕等。如果沒有這些工具,能拿家中現有的靠枕、枕頭,或是棉被、毯子代替,以不讓寶寶壓到傷口為原則。
TIPS
剖腹產傷口,最怕的就是發炎反應!最簡單的方法為觀察是否出現紅腫熱痛,只要有任何不適,或是產後數月後出現這些症狀,應該儘早至醫療院所檢查。事實上,隨著醫療的進步,現今要發生傷口感染的機率很低,除非像是子宮受到感染、本身抵抗力差、患有糖尿病等特殊孕婦,才需要多加留意傷口的復原狀況。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為:健康坐月子,幫助身體修復,三大面向打造產後調理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