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暑假來臨,相信許多父母都想帶孩子出國,來一趟增進感情的親子旅遊,但帶孩子出遠門,難免會有很多的疑問和狀況,到底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對此,小兒科醫師也分享「出國懶人包」,包括行程安排、行李準備、搭機應對、生病處理,家長可根據孩子的狀況來做調整,開心出國平安回家。
暑期來臨許多家庭會安排家庭出遊,其中「出國旅行」是不少人的首選。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於臉書粉絲頁分享,不少家長會詢問:「寶寶還這麼小,帶出國真的記得嗎?」「帶寶寶出國要注意什麼?」對此,他也分享關於帶寶寶出國的注意事項,提供家長參考。
延伸閱讀:
一哭就忘了呼吸 可能是嬰兒屏息症
行程安排:以鄰近國家為主
巫漢盟建議,第一次出國,建議以鄰近國家為主,航程最好不要超過3小時。推薦國家像是沖繩、香港、東京、大阪、首爾、釜山都不錯,不僅較沒有時差,文化、飲食上都較能適應,可以減少突發狀況。行程安排的部分,大致可分為自由行與跟團:
- 自由行:建議一天安排1~2個點即可,並動靜交錯,而移動距離不要超過2~3小時,因為需考量孩子的作息與耐受力。
- 跟團:較難掌握一天會跑幾個點,所以須仔細觀看旅行社的安排,不過通常1小時就會下車上廁所休息,且有人帶領和講解也能減少許多摸索時間,移動上也較方便,缺點是無法臨時更改行程,當孩子哭鬧時也容易打擾到其他乘客。
延伸閱讀:
出國旅遊「藥」帶什麼?藥師揭5類藥不可少:帶上飛機該「這樣保存」
巫漢盟表示,行李準備分成食、衣、住、行、醫藥、安撫、育樂等方面;此外,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也需要準備相應的物品。例如0~2歲嬰幼兒,就需要多準備奶粉、奶瓶、副食品即時包⋯等,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狀況做調整。
搭機應對:預先做流程規劃
- 提前Check in、預訂搖籃:帶孩子出國建議先將可以預先做好的流程盡量完成,例如:提前Check in、劃位、預定搖籃,通常能掛搖籃的位置會較大,可避免寶寶去踢或影響他人。
- 起飛前、中、後的應對
- 起飛前:建議先換好尿布、泡好奶。這樣起飛時喝的溫度剛好,但若寶寶容易溢吐奶則不一定要喝。
- 飛行中:起飛時鼓勵寶寶增加吞嚥動作、避免平躺、給予奶嘴或食物安撫,中途須看顧、陪玩;若孩子耳鳴則可請孩子將嘴巴張大伸展面部肌肉降壓。
- 降落時:可以選擇起飛或降落時餵奶,增加吞嚥動作,這時間大約5~10分鐘,可以喝半瓶~1瓶的奶。
- 在飛機上哭鬧的解決辦法:通常是因為起飛降落容易造成耳壓不平衡,耳朵感到刺痛而哭鬧,這時可以給予小零食或餵奶增加吞嚥動作,並且避免平躺,讓身體呈現較垂直的姿勢以維持平衡。而飛行中哭鬧有可能是因為活動範圍小、環境陌生等原因,可以帶寶寶起來稍微走動,或給予新玩具、新零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生病處理:先請醫師開常備藥物
巫漢盟表示,出國前可以先至旅遊門診請醫師開常備藥物,或是與孩子的兒科醫師說明原因後,請醫師開立適合孩子體質的藥物。另外也須購買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等,因為若不小心得在國外就診,均須自費,費用不便宜。
一般來說如果是普通感冒,服用常備藥後有緩解則不必太過擔心,但若直覺狀況不對,千萬不要猶豫,應盡快就醫,並備好翻譯APP,若有跟團也可詢問導遊當地就診事宜,以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