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洪先生發現左臉頰有一個硬塊,到醫院檢查確診是口腔頰黏膜癌,因為腫塊範圍較大,所以先做了放療來縮小腫塊,之後才進行手術切除。1年之後,因為牙痛看了牙醫,才發現牙齒下的骨頭已經空了,是缺血性骨壞死,而且局部的傷口無法癒合,還爆出了黃臭膿,這才知道是當時的口腔癌放療造成局部的缺血,後來又演變成骨髓炎。
洪先生經過了無數次的清瘡手術,加上高壓氧及抗生素治療,臉頰的傷口不但不見起色,還潰破穿出臉頰,直接可以從臉頰外側看到口腔內的構造,一個大洞、爛爛的傷口,然而腫瘤科和口腔外科醫師,只能用不斷清傷口的方式處理,所以希望可以轉為找中醫治療。
延伸閱讀:
術後傷口感染出現「這種疤痕」當心慢性骨髓炎恐「骨缺血」壞死
口腔癌治療後骨壞死原因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一些惡性腫瘤的總稱,大多屬於鱗狀細胞癌,也就是黏膜發生變異。其中,舌下口腔底部、顎部、兩頰內側為較脆弱且容易發生病變的危險區域,也是口腔癌好發於舌下及頰黏膜的原因。
口腔癌和嚼檳榔有很大關係,根據研究,同時有抽煙、喝酒習慣,再加上嚼檳榔的人,得口腔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23倍。口腔癌多好發在40~70歲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多被視為中老年專利的口腔癌,近年來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不乏20~30多歲的案例,通常以男性居多。
蔡易昌說明,許多口腔癌的患者,經過放療之後會出現骨壞死,如果加上細菌感染,就容易併發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放射治療會使照射部位的細胞被殺死,癌細胞會被殺死,正常的細胞也會被殺死,不同的組織及器官所受的破壞,因其特殊結構和生理狀況而不同。
照射部位附近的組織損傷,例如血管內膜炎,血管發炎導致血管硬化、纖維化,進一步會造成血液供應部位的組織缺氧,缺血性骨壞死就形成了。接下來併發的慢性骨髓炎,並不只細菌感染的問題而已,更被認為是缺血性的疾病。因為當慢性感染繼續進行時,細菌進入骨骼深部、骨髓腔的巢狀結構內繁殖,膿液可能積聚在骨髓腔,造成骨頭缺血並迫使細菌進入血管及骨頭腔隙中。
反覆感染的發炎反應,會使局部的肉芽組織會轉變為緻密的疤痕,而這種血管稀少的疤痕,在感染部位的周圍形成一層無法穿透的障礙,加上感染發炎後增生的滲出液會增加骨髓內的壓力,滲出液就有可能會將致病菌帶到骨皮質以及骨膜,進而造成骨膜上的血液循環遭受阻斷,而使得骨頭壞死。
此外蔡易昌也進一步指出,循環受阻之後,正常免疫細胞與抗生素無法深入感染核心,所以,骨髓炎會導致骨缺血,骨缺血又會讓原本的骨髓炎不易治療,惡性循環沒完沒了。
延伸閱讀:
惡性循環「骨髓炎併缺血壞死」恐抗生素也無法治!中醫揭治療關鍵
缺血性骨壞死併骨髓炎症狀
中醫針對這種放療後的骨壞死合併骨髓炎,理論十分豐富。骨壞死屬於中醫「骨蝕」、「骨痺」、「骨痿」、「骨枯」的範疇,最早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靈樞.刺節真邪》篇中提到:「虛邪之入于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內傷骨為骨蝕。」說明外邪入侵之後,深入停留而使正常的骨骼組織被破壞或者是被腐蝕。
到了隋代太醫巢元方著作的《諸病源候論》中則詳細說明了缺血性骨壞死的疾病過程,因為「血氣隔絕,不能周榮」,致使氣血瘀滯,痺阻不通,筋脈失于溫煦,久之則骨頭壞死。而骨髓炎導致氣血阻滯不通的描述。
在明朝外科名家陳實功所著的專書《外科正宗》中說明得很清楚:「由瘡潰久不收口,乃氣血不能運行至此,骨無榮養所致。細骨由毒氣結聚化成,大骨由受胎時精血交錯而結,日後必成此疽也。」兩相合併對照之下,確實是十分契合。
「腎氣」為治療骨髓炎的關鍵
針對這種二合一的狀態,中醫的治療理論是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而來,「髓居骨中,骨賴髓以養。」認為腎精充足,則骨髓充滿,腎氣的充盈與否,正是決定骨骼強健的關鍵。而缺血性骨壞死合併慢性骨髓炎,就必須從骨髓炎及缺血性骨壞死兩方面同時來考慮,並不是單純的補骨、活血就可以,除了要先解決慢性骨髓炎的熱毒痰瘀後遺症,也要兼顧益氣行血,另外還要刺激骨小樑增生,又不能太補導致骨髓炎復發。
洪先生的臉頰傷口因為放療的關係,局部血液循環變得很差,深可見到口腔內構造的傷口,腥臭暗灰色微帶黃色的膿夾雜著口水不斷地湧出來。開始加入中醫調理後大約4~5週,傷口邊緣微微滲出鮮紅色的血,之後開始出現新長出的粉紅色皮膚。
大約又過了5週左右,明顯感受到傷口縮小,黃色灰色的膿也逐漸變少;又經過2個月之後傷口已基本上癒合;半年之後,洪先生回診時說,口腔外科醫師照X光片時,表示原本骨壞死的區域,骨頭已經重新長了不少了喔!真是太好了!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