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 林逸首醫師表示,在沒有疾病的前提下,通常生長板閉合後,能長高的空間就很有限;男生閉合時間通常在骨齡16歲、女生骨齡14歲,所以,根據當前台灣人的懷孕跟當兵年紀,生長板幾乎都已經閉合了,就不太會長高了。
林逸首醫師說明,能否長高除遺傳佔一半因素,也可能被疾病影響,如染色體異常、罹患重大疾病等。當排除以上疾病因素之後,就會看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問題;門診會先檢視孩子從以前到現在的生長曲線狀況看是否落後,並了解生活習慣來切入治療。
幼時長期處於3個百分位下,成人之後也難長高
通常青春期之前,一年成長4~6cm都算在正常值。林逸首醫師表示,若孩童的生長發展3歲前就已經是在3的百分位以下,成人之後恐怕也很難突破,如果沒有特別檢視並調整生活型態或治療,男生大概就只能長至160cm,女生大約150cm。因此,當孩童升小學時,建議就可以請兒科醫師做一次完整的檢視,看看生活作息是否規律、營養狀況如何,以及評估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問題。
通常透過生活作息的調整,如讓孩子11點前就要進入熟睡狀態以利分泌生長激素,均衡的補充營養以及培養運動習慣,這樣執行下來,長期就能看到效果。但若這些因素都調整卻沒有明顯改善,就會考慮補充生長激素。另外同步也要注意是否有發育過早現象,性早熟會讓長高機率變低,如果有症狀,就需要同步治療。
生長激素輔助治療1年可長8~10cm
生長激素作用於生長板,對於確認缺乏生長激素的孩童來說相當有效,1年可以讓孩子長8~10cm。不過林逸首醫師提醒,生長激素治療要儘早,生長板越密合,治療效果越差;注射率也是一個重點,生長激素的治療過程並不短,如果沒有遵照醫囑按照時間,按照劑量施打,就會影響治療效果。林逸首醫師強調,不管是否使用生長激素,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以及充足的營養都是必要的,否則光使用藥物卻沒有調整作息,就會像車子沒有油還硬踩油門,治療效果也會比較差。
身高不僅關係到同儕互動,在職場或性向發展上也是一項影響因素,甚至是擇偶的條件;父母若從小開始至青春期關注孩童的生長曲線,叮嚀孩子不熬夜、均衡攝取營養並充足的運動,透過建立良好生活習慣為基礎,即便有先天生長激素不足的問題,目前也已經有治療方法,只要提早介入,就能改善身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