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頭條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民生頭條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影音
  • 專欄
  • 合作媒體

生菜沙拉「1細菌」吃下肚恐中毒!營養師教「5招」避免壞菌找上你

by 商情中心
2023-07-06
in 優活健康網

「李斯特菌」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細菌,主要傳染途徑是以食物為媒介,該細菌也也可能隱藏常見的食物當中,例如生鮮蔬果、生肉、加工肉品等。營養師表示,想要避免感染李斯特菌,民眾生吃蔬菜水果前,應充分清洗乾淨,即使是帶皮水果也需先清潔,以免切開時將細菌帶入果肉中。

隨著夏天來臨,各種腸胃疾病頻傳,如腸胃炎、腸病毒、腹瀉等⋯其中「李斯特菌」也是不容忽視的細菌,主要傳染途徑是以食物為媒介,只要能接觸到食物任何環節都可能變成感染途徑。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粉絲頁發文,夏天常吃的生菜沙拉可能含有李斯特菌,她也詳細解說關於該細菌的相關知識。

延伸閱讀:
肚子痛又發燒! 別緊張~恐是急性腸胃炎

李斯特菌是什麼?來源有哪些?

「李斯特菌」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經常存在於土壤、水和動物的糞便中。人類會透過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被感染,未出生的嬰兒可能也會經由媽媽而感染到。李婉萍表示,除了金針菇之外,李斯特菌也可能隱藏常見的食物當中,包括:

  • 即食的生鮮蔬果。
  • 生肉、海鮮或蛋:就算是放在冰箱,李斯特菌還是會持續生長繁殖,必須加熱到72°C以上方可殺死,因此包括生魚片、沙拉醬、溫泉蛋等都會有風險。
  • 加工肉品:例如熱狗、火腿、煙燻鮭魚、午餐肉、冷盤食物等。
  • 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與其乳製品。

此外,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資料顯示,李斯特菌是美國食物中毒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約有1600人受感染,因此死亡的約為260人。至於李斯特菌在台灣案例,根據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截至目前共有24例。

延伸閱讀:
腸胃不舒服、想吐能吃什麼?醫建議「6大清流質」它最好先喝可緩吐

感染李斯特菌,會出現什麼症狀?

一般免疫力正常、健康良好的人,較不易感染李斯特菌;即便是被感染了,也僅會出現頭痛、肌肉酸疼等類似感冒症狀,或是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不適。

李婉萍表示,以下幾個族群不但感染機會高,感染後也可能會引發敗血症、腦膜炎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進而導致休克、昏迷或死亡,應特別留意:

  • 65歲以上的成年人
  • 免疫力低下的人:包括罹患糖尿病、肝病、腎病或癌症的病人,以及接受器官移植者、愛滋病患者等。 
  • 孕婦及其新生兒:孕婦若在懷孕期間遭受感染,可能會有流產、死產和早產狀況,也會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也可能在生產過程中讓寶寶受到產道內的李斯特菌感染。

如何預防李斯特菌感染?

李斯特菌常隱藏在食物中,平常要如何降低感染李斯特菌症的風險?李婉萍表示,可藉由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充分洗淨蔬果清等方式著手:

  •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吃飯、處理食物之前以及如廁和觸碰完各種農產品之後,需徹底清洗雙手。
  • 生吃蔬菜、水果前應充分清洗乾淨,即使是帶皮水果也需先清潔,以免切開時將細菌帶入果肉中。
  • 不吃生食、沒煮熟的食物;尤其是高危險族群,包括海鮮、牛肉和蛋類都應全熟,各式芽菜、生菜都要煮熟。
  • 不食用未經充分加熱的食物,從冰箱取出的剩菜或食品應徹底復熱。
  • 生鮮食材和熟食分開存放,刀具、砧板或餐盤容器等應單獨使用,不可共用,避免細菌交叉污染。

Previous Post

百里自行車悠遊南投 網紅「讚聲」御風趣

Next Post

「嘴巴破洞」吃東西痛到爆?營養師激推「4招」別在傷口上撒鹽巴

Related Posts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抗藥性蔓延警訊 高醫籲「正確用藥+疫苗預防」雙重防線

2025-11-10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趨勢 生物製劑到生活調適 找回穩定自信

2025-11-10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因孫子一句「阿公抽菸好臭」陷憂鬱 戒菸門診陪個案成功重拾擁抱

2025-11-07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異膚治療不中斷!健保新藥想要「再上車」 病友該怎麼做?

2025-11-06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健檢乳房有腫塊怎追蹤?最新微創取樣不留外觀傷痕、助女性安心診斷

2025-11-05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慢性腎臟病照護研討會登場 專家齊聚助力第一線照護人員

2025-11-05
Next Post

「嘴巴破洞」吃東西痛到爆?營養師激推「4招」別在傷口上撒鹽巴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最新新聞

《寶可夢傳說 Z-A 超次元爆湧》公開「超級捷拉奧拉」震撼亮相

《寶可夢傳說 Z-A 超次元爆湧》公開「超級捷拉奧拉」震撼亮相

2025-11-20
布料的升級再造:憨啤酒與CLA丞宇時尚攜手打造永續布酒標

布料的升級再造:憨啤酒與CLA丞宇時尚攜手打造永續布酒標

2025-11-20
歷經低谷與抗癌重生,房產達人李寬偉以《一善天下無難事》寫下人生續章

歷經低谷與抗癌重生,房產達人李寬偉以《一善天下無難事》寫下人生續章

2025-11-20
士林官菊展11/28繽紛登場 結合花藝美學、城市故事與逐夢能量

士林官菊展11/28繽紛登場 結合花藝美學、城市故事與逐夢能量

2025-11-20
文字出走 在旅行中感受文學魅力 「字遊,自在:旅行文學展」盛大登場

文字出走 在旅行中感受文學魅力 「字遊,自在:旅行文學展」盛大登場

2025-11-20
秋冬將近、氣溫變化大!維持代謝好狀態,香檸萃取+納豆激酶幫你日常調理更順暢!

秋冬將近、氣溫變化大!維持代謝好狀態,香檸萃取+納豆激酶幫你日常調理更順暢!

2025-11-20
About Us

關於我們

「民生頭條」以社群共享、優質新聞為價值核心,在新聞、影音、節目、直播及社群方面深獲網友喜愛。沒有腥羶色與政治新聞,重視名家共筆,採用口碑行銷、社群分享、大數據調查,並引入區塊鏈創造媒體新價值,使本網站在台灣網路觸及率超過8成。
Videos

影音專區

民生頭條
醫聲醫事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 2024 民生頭條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主頁
  • 熱門
  • 健康
  • 房地產
  • 生活消費
  • 旅遊美食
  • 科技
  • 星球永續
    • 智慧健康
    • 永續生活
  • 影音
  • 專欄
  • 新聞
    • 國際
      • 國防
    • 娛樂
      • 遊戲
    • 專欄作家
    • 政治
    • 財經
    • 社會
    • 科技
  • 合作媒體
    • 中華超傳媒
    • 火報
    • 享民頭條
    • 南部中心
    • 優活健康網
    • 百傳媒

© 2022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