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世代,擁有「斜槓」的能力好處大於壞處,不但能拓展職業生涯,還能幫自己的履歷加分;每個都懂一點、每個都會一點,但到底「不專精」要如何定義呢?韓國上班族身兼裝置藝術家的尹相勛,於《不專精,讓我更多薪》一書中,分享「不完美更暢銷」的思維模式,讓讀者打開新觀點。以下為原書摘文:
所謂的「不專精」如何定義?
為了發掘專屬自己的不專業才華,我們需要更明確的定義以下3種標準。
第一個標準是,雖然要炫耀可能有些勉強,但是有人問起時,可以開心的與對方分享。例如,因為經常搬家才了解「尋找套房」的方法、因為長時間獨居才知道「用3,000韓元做一頓飯」的方法、比別人更了解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Premier League,簡稱英超聯或英超)或NBA等。
第二,雖然不是堅持不懈,但是有興趣也很享受其中的經驗,例如尋找氣氛佳的咖啡館、無聊時演奏吉他、一有空就去書店尋找新書、用iPad 畫素描等。第三是經歷少見的事件和狀況,比如報名六個月的健身房,卻只去了20天;弄丟三次錢包卻三次都找回來的經驗等。
延伸閱讀:
每天都好忙,如何找時間進修學習?多益980分學霸揭「1習慣」超省時
你沒有必要煩惱:「我有符合所有條件嗎?」「我擁有的能力好像不是這種才能吧?」「這樣的經歷應該不行吧?」請記住,符合2項以上的標準就算是不專精的能力。
例如,第一次看美劇的朋友問你該看些什麼,你有辦法告訴他嗎?雖然不是那麼瘋美劇,但是只要有新作品你就會看,或是每個週末都會看一次嗎?如果會的話,那就算。
你在便利商店打工,並且很喜歡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嗎?如果有人想挑選便利商店微波食品的最佳組合,你可以推薦他,那也算。或者你因為身體虛弱,每年經常去很多家醫院,那麼你應該知道避免去爛醫院的方法,或是如何選擇快速看診之醫院的要領,這些都算。
如果你腦中懷疑:「這也算是種能力嗎?」那就對了!你經歷過的、稍有了解的、如果有人問起就能回答的各種技術、資訊、經驗和環境全都是。
在這個時代,連削鉛筆也能出書賺錢,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重點是「我」。正如前面所說,是否做得比別人好並不是標準,不需要考慮水準,我們不是在尋找比別人更好的東西,而是找到自己感到舒服,想多了解的東西,並將其轉換成有魅力的內容。
請盡情放心的思考吧!有人問起時可以簡單分享,即使不堅持,偶爾做也能開心享受的東西,就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才能。
延伸閱讀:
他身兼上班族和藝術家,是怎麼做到的?他揭密「這樣做」更能賺錢
【判斷不專精能力之標準】
- 比別人多了解一點:雖然不到足以炫耀的程度,但是如果是不知道這個領域的人問起,可以和對方分享的資訊。例如美劇、NBA籃球、名牌產品系列等。
- 稍感興趣的東西:沒有很堅持,但是做的時候會很開心的領域或愛好。例如逛百貨公司、看獨立電影、看名牌產品評論、用iPad 繪圖等。
- 少見的經歷:不常見,有人問起時可以分享的經歷。例如堅持做自己不喜歡的職務長達3年、身體不舒服1個月才去1次醫院、弄丟3次錢包但3次都找回的經驗等。
(本文摘自/不專精,讓我更多薪:比起專業,人們更願意為「真實」買單。韓國最強上班族的「不完美更暢銷」賺錢模式。/大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