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也會長疹子?「固定型藥物疹」的最大特徵為,病人每次吃進過敏的藥物後,疹子固定復發於皮膚的同一位置,常見誘發藥物為抗生素、消炎解熱止痛藥。皮膚科醫師表示,如果每次吃感冒、止痛藥後,都會在同一個位置出現深色的紅疹,那可能要意識到是「固定型藥物疹」的可能性,建議就醫治療。
板橋諾貝爾皮膚科美學診所院長陳昱璁於臉書粉絲頁發文指出,診間有時會遇到某些患者,手部經常出現同一位置的斑塊,看起來像瘀青且有水泡。詢問他們「是不是都在吃了感冒藥、抗生素或消炎止痛藥以後,才會出現那種疹子?」問了10個大概會中8個,事實上,這是藥物引起的「固定型藥物疹」。
延伸閱讀:
5歲童小腿「滿江紅」以為是蚊子咬⋯擴散全身才知異位性皮膚炎
固定型藥物疹會長出斑塊
陳昱璁說明,固定型藥物疹(Fixed drug eruptions,FDE)主要的症狀是服用特定的藥物後,會在身體固定的位置出現明顯的皮膚顏色變化,通常為一個或數個邊界明顯的紅色、紫色圓形或橢圓形斑塊,少數產生發癢紅疹、潰瘍、灼痛或水泡。
斑塊好發於四肢、口腔、嘴唇,亦會發生於私密處。一般來說,初次發作時,大約是在接觸藥物約數周後才會出現,但之後只要再次接觸該藥物時,數分鐘至小時內就會在同一位置發作,而且色塊的顏色會愈來愈難褪去(累積過多的色素沉澱)。
延伸閱讀:
天氣一熱,皮膚乾癢、紅疹又過敏?醫:小心患這4類「夏季皮膚病」
藥物造成的特殊過敏反應
陳昱璁表示,通常民眾較為熟悉的食物過敏蕁麻疹,其症狀是全身出現大小不一的紅疹,而且會發癢發熱;而固定型藥物疹是一種特殊的藥物過敏反應,通常就是固定在某一處反覆地復發,與其他藥物過敏不同的是,除了固定皮膚位置,不會產生其他全身性的症狀或不適。
可能造成固定型藥物疹的藥物有哪些?陳昱璁表示,常見為抗生素、消炎解熱止痛藥(NSAIDs),其他像是抗癲癇藥 、心臟藥⋯等也都有案例報告過,過敏反應和嚴重程度則是因人而異。
停止服用過敏藥物可改善
陳昱璁表示,固定型藥物疹的治療很簡單,只要停止服用過敏藥物,口服抗組織胺、塗抹類固醇藥物,大部分症狀都可在幾天內獲得緩解改善。針對藥物過敏,比較麻煩的是在尚未服用前並不會知道,所以無法事先預防。因此當就診醫師開立新的藥物而發生過敏時,務必停藥並趕緊就醫,之後也應記下藥物名稱避免其他醫師再次開到一樣的藥物。
而臨床醫師在遇到皮膚固定位置反覆過敏紅腫的病患,也須多加留意固定型藥物疹的可能性,醫病雙方各自謹慎面對過敏反應,才能在黃金時間進行治療,恢復患者的健康和美麗的外觀。
陳昱璁呼籲,如果每次吃感冒、止痛藥後,都會在同一個位置出現深色的紅疹,那可能要意識到是「固定型藥物疹」的可能性,建議就醫接受治療,千萬別自己診斷自己拿藥,記得還是給醫師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