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的疾病有許多種,其中「克隆氏症」為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因此早期的篩檢很重要。擁有逾40年的行醫經驗,高雄義大醫院副院長林肇堂於《腸保健康好胃來》一書中,整合常見胃疾、診斷案例與治療,提供讀者最詳實易懂的醫療資訊。以下為原書摘文:
克隆氏症是文明病?
克隆氏症最早的相關紀錄皆出現在工業革命後,19世紀末歐洲的大都會地區,但低度開發或衛生較差的國家幾乎不會發生。過度文明化、除菌消毒、食品加工、使用抗生素等等因素致使人類與大自然漸行漸遠,免疫系統的成長逐漸偏差,沒有辦法和環境中的微生物產生良性互動,導致發病。
另一個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在致病機轉、症狀、治療藥物等方面與克隆氏症有許多雷同之處, 因此兩者合稱「發炎性腸症(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臨床處置上兩種疾病仍需要清楚區分,特別應注意不同點。例如潰瘍性結腸炎本質上屬於腸壁淺層疾病,而克隆氏症為腸壁全層疾病,這時若使用表面接觸發揮藥效的5-ASA藥物如Pentasa、Asacol則對克隆氏症無效。
延伸閱讀:
胃潰瘍不只是胃痛!噁心反胃、脹氣「這併發症」恐要命
克隆氏症原因、症狀
- 發生原因:胃腸道持續發炎,腸內微生物與腸黏膜細胞之間的防線被破壞,加上黏膜內免疫反應異常,啟動了激烈的免疫反應,但是卻無法正常退場,結果就是持續發炎而破壞了正常組織,而這種破壞隨著時間累積不斷延伸範圍。
- 發病部位:從口腔開始到肛門一路綿延的胃腸道都有可能發病,但70%的案例集中在迴腸與大腸相接點的不遠處。其一大特色是跳躍式發病,可能有多處腸道同時分段式發炎,之間隔著健康的腸段。發炎起始於腸道內表面的黏膜層,但可能逐步延伸破壞範圍,達到深層腸壁或蔓延至腸壁外鄰近器官組織。這種穿透全腸壁的發炎也是克隆氏症的一大特點,發炎可能忽強忽弱,期間也會出現組織癒合、復元結疤,累積成纖維化小腸狹窄或阻塞。
- 好發年齡與常見症狀:克隆氏症主要是年輕人的疾病,好發於10幾歲到30幾歲的年紀,若沒有良好治療,對學業及社會工作的影響很大。吸菸者、有克隆氏症家族史的情形,罹病風險更高。疾病初期以發炎為主,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和腹部疼痛,嚴重的時候會全身倦怠、消瘦、發燒。發病3年以上會因為纖維化的累積,還可能會出現各種晚期併發症,例如腸阻塞,或是廔管、感染、腸穿孔等。
延伸閱讀:
腸胃不舒服、想吐能吃什麼?醫建議「6大清流質」它最好先喝可緩吐
克隆氏症的治療方法
- 治療方法:抗發炎藥物並非對所有病患都一樣有效,治療期間必須監測療效,包括患者自覺症狀、發炎指數。
- 大腸鏡檢查:大腸鏡的追蹤特別重要,對確認療效、治療方針的調整是關鍵性參考。除了大腸鏡,還需加上影像檢查監測病情變化,包括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才算完整。想要評估小腸阻塞是否改善或惡化,影像檢查比大腸鏡更能全面性瞭解。許多醫師偏好核磁共振掃描,是因考量長期多次重覆做電腦斷層檢查所累積的輻射暴露,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 藥物治療:克隆氏症嚴重發作時要選擇藥效強、作用快、大劑量、多重合併用藥。緩解後,著重長期壓制發炎,並預防再度發作。所以用藥以安全性高、簡單方便、減少長期副作用的藥物為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成功的關鍵。因為晚期累積的纖維化不可逆轉,而目前藥物皆為對抗發炎,卻沒有專門抗纖維化的藥物。
- 手術治療:一旦腸道出現不可逆的狹窄,須採用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例如手術切除狹窄變形的腸段,或是切除廔管、切除膿包等。內視鏡科技的進步,近年來盛行用內視鏡氣球擴張術(endoscopic balloon dilatation)撐開狹窄點,但效果仍不如手術,它只適合症狀較輕微的案例。
【最新治療方法】
糞便微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種另類的克隆氏症治療方式,透過改變腸內共生菌生態的方式,減緩或阻斷腸黏膜及腸內菌之間的不良互動。在嚴格的致病原篩選把關下,將健康者的新鮮糞便簡單處置後注入患者腸內,多項研究已顯示其確有療效,可以考慮使用在藥物治療無效的場合。
然而,糞便移植是否能列為克隆氏症正規治療方式仍有待商榷,因為只有一部分的受試者有效,而且目前仍缺乏證據,這種現象也印證了克隆氏症的多重病因特性,微菌叢失衡只能算是一部分原因而不能解釋所有的罹病機轉。但是調節微菌叢的科技持續精進,將來仍有潛力成為多重藥物合併治療中的要角。
(本文摘自/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堡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