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綜合報導
房產在台灣一直是個極佳的理財工具,不僅僅在於其價格在過去一段時間漲多跌少,更重要的是,房貸也是絕大多數所能夠進行金額最大、利率最低的融資途徑,在擁有了房子後,還能夠靠它進行轉增貸、抵押等等的方式獲得資金。
也因為自轉增貸時,銀行會重新對房子進行估價,PTT上就有網友發文,好奇假如一個人有幾間房子,到死前都不賣,每隔五年轉增貸一次,把增值的部份再借出來,因為資產會一直增值,貸款會一直貶值的特性,只要持續這樣做似乎就能生活,詢問網友在實務上是否有可行性。
雖然這個想法看似很瘋狂,但網友們卻直言實務上確實可行,不少擁房者都會這麼做,不過使用這個方法向銀行借錢的人,多是用來投資,創造出更多的現金流,而不是用在生活上。
銀行在放款時,一般而言都是依照收支比和負債比來付款,每個月必須償還的債務必須在平均月收入的70%以內,或是可支配薪水除以房貸支出需要大於130%,不過內行人直言,其實也可以依照資產負債比來借款,總資產負債比大於1.5倍就有機會能夠向銀行順利借款。
也有實際不斷拿房子借貸的過來人分享經驗,表示近年來銀行放款認定越來越寬鬆,認定為收入的項目也變得更多,甚至只要一通電話,銀行就願意信貸數百萬元,因為這筆錢所產生的額外收入,隔年可貸額度又增加,直言「這是永動機嗎」。
過去理財專家吳淡如也分享過房貸的優勢,認為房貸雖然需要繳交利息,不過事實上通貨膨脹率更高,所以使用寬限期,其實就是讓銀行代為分攤通膨讓錢變小的部分,當寬限期到了,只要再找一間銀行轉貸,就能夠讓房子的房貸期限重新起算,甚至經過重新估值後,因為房價的上升,還能夠從銀行借出來更多的錢用在其他投資上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