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胰臟位於腹腔深處,故胰臟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且腫瘤長在胰臟的位置不同會出現的臨床症狀也不同,通常要長大到一定程度才會有黃疸、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背痛等症狀;若長在胰臟的中間或尾部甚至會沒有任何症狀,病人確診時多數已是末期階段。胰臟癌雖然發生率低,但死亡率很高,五年的存活率甚至<5%,因此有「癌王」的稱號。
台灣肝病權威、有「台灣肝帝」之稱的中研院院士陳定信109年因胰臟癌不幸病逝,震驚醫界、學界,而陳院士從發現罹癌到病逝僅3個多月時間。111年再傳胰臟癌憾事,帶走了曾獲三金的演藝巨星巴戈先生,享年67歲令人不捨,由此可見「癌王」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以及治療不易。
臺中榮總一般外科主任陳怡如醫師表示,手術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治癒胰臟癌的方法,而胰臟位於腹腔深處,胰臟頭部的腫瘤必須切除胰臟頭部、膽囊、膽管及十二指腸等,再重建消化道;傳統手術,需要一個大約15-20公分的傷口,病人術後傷口疼痛,易引起肺炎、傷口感染等併發症,加深病人的痛苦指數。
臺中榮總自101年開始執行達文西胰臟手術,傷口小、恢復快,迄今己完成220例手術。但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為全自費手術,病人需付高額的手術費才能接受這項高精密度的手術,所幸,健保署開始於112年3月1日支付達文西胰臟手術費,可降低病人的經濟負擔。112年3月1 日病患何女士執行達文西胰臟手術,何女士於111年11月因黃疸被診斷為胰臟,因腫瘤有侵犯部分血管,先接受術前化學治療6次,腫瘤逐漸縮小,於是在112年3月1日接受達文西胰臟手術,也因健保給付手術費,減輕她的經濟壓力,何女士於3月22日順利出院。
目前癌症治療走向團隊合作、整合治療的方式發展,多數確診胰臟癌的病人初期都十分灰心,覺得自己治療痊癒很難有希望。但現在的治療方式會結合化療、免疫治療乃至於細胞再生治療,加上手術切除等治療方法,讓病人在不同的期別接受合適的治療,保存足夠的體力於營養來面對後續的手術切除,減少病人體力的過度負擔以及長期的治療的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