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編輯
新京報報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表示,乘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的東風,科考人員在世界屋脊的聖母峰地區再次發現昔日三疊紀海洋霸主喜馬拉雅魚龍化石,為了解地殼板塊運動和生命演化歷史增添了一筆。
魚龍是較恐龍早出現數百萬年為中生代海洋霸主,中生代恐龍制霸陸地,魚龍則稱雄海洋,魚龍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裡的一類已經滅絕的水生爬行動物。不過,它們的出現比恐龍還早了好幾百萬年,恐龍生存時限是晚三疊世至白堊紀末期,魚龍是早三疊世至晚白堊世早期。魚龍在距今2億多年前的海洋中演化出長達十多米的巨型身軀,是生命演化史上最早出現巨大體型的脊椎動物,也是名副其實的中生代海洋霸主。
但這些三疊紀的海洋巨無霸,留存於世的化石記錄並不多,尤其是晚三疊世中晚期,僅在世界上極少數地區有化石發現,分別是北美大陸西緣、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地區和中國的喜馬拉雅山地區,古生物學者對它們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
聖母峰地區發育著從古生代到新生代早期的基本連續的特提斯洋的海相沉積地層,為人們了解古特提斯洋的海洋生態和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提供寶貴的窗口。但由於西藏的喜馬拉雅魚龍化石材料非常稀少,這種世界屋脊上的古海巨龍顯得尤為神秘。
喜馬拉雅魚龍是20世紀60年代青藏高原科考,特別是聖母峰和希夏邦馬峰登山科考中發現的。當時的科考人面對的是交通不便、裝備簡陋、自然環境艱苦等種種困難,老一輩的古生物學家們克服萬難,取得令人矚目的四大發現:喜馬拉雅魚龍、中華旋齒鯊、三趾馬和高山櫟。這些發現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標誌性科考成果。
當年的野外科考雖然在聶拉木和定日兩個地點發現魚龍化石,但是分散的骨骼,包括少量頭部骨頭及較多的頭後的肋骨和椎體,且受採集和運輸條件的限制,僅有少量材料被運回到北京的實驗室,最後能供科學研究的材料比較有限。
由於文革後期科研停滯等因素影響,1972年報導的魚龍材料中,有一些未得到妥善的保管,目前能看到的喜馬拉雅魚龍的骨架僅是上、下頜的部分骨骼和單個的椎體。此外,收藏於北京自然博物館中的部分材料也很零散。鑑於此,國際古生物學界對喜馬拉雅魚龍是否真的存在抱有一定的懷疑,且由於材料限制,科研人員對這一類群的了解非常有限。
雖然材料有限,但已有的材料,特別是比手掌長度還長的牙齒和約飛盤大小的椎體卻足見喜馬拉雅魚龍的巨大體型。牙齒的牙冠部分高度達6厘米、寬度達4厘米,兩側都是鋒利的,說明喜馬拉雅魚龍是一類體型巨大且性情兇猛的海洋掠食者。科研人員推測它長15米。
追隨著劉東生、張彌曼和邱占祥等青藏科考前輩的步伐,中科院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考察隊薪火相傳,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中奔走於這片神秘的土地,試圖解開更多的關於高原地質和生命歷史的謎團。
這些年來,中科院古脊椎所多個科考分隊先後在定日和聶拉木地區進行野外考察,重點對晚三疊世含魚龍化石地層進行詳細踏勘,陸續發現一些線索,找到一些脊椎動物化石骨片,但距突破性的發現仍差臨門一腳,曾經產出大量魚龍骨骼的化石層位仍藏匿在大山深處。
2023年1月30日,中科院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綜合考察隊抵達拉薩,再次開啟因疫情而被擱置已久的特提斯喜馬拉雅區古生物考察與尋找聖母峰地區中生代海生脊椎動物的科考之旅。
在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長鄧濤和研究員倪喜軍的帶領下,考察隊集合不同科研力量的隊伍,終於在定日縣崗嘎鎮有了大的突破和發現,在崗嘎南部三疊紀曲龍共巴組的至少三個層位的岩層中,發現了脊椎動物化石的骨骼。從骨骼結構上判斷,它們正是大家尋找了很久的大型魚龍化石。此時距劉東生和邱占祥等人找到三疊紀喜馬拉雅魚龍已經過去近60年。
聖母峰的魚龍化石,主要分佈於晚三疊世曲龍共巴組海相地層中,在今年4月開展的進一步的考察中,除定日的崗嘎外,科考隊在聶拉木土隆、318國道的62號道班等多處的曲龍共巴組地層中都發現魚龍化石。除了較大型的成年的魚龍化石骨骼外,也發現小的、纖細的肋骨,可能是喜馬拉雅魚龍幼體的化石骨骼或小個體的魚龍新類群。
科考隊已經打開發現的大門,後續對這些材料的研究將會獲得更多的發現和成果。與魚龍化石相伴生的大量菊石、雙殼等化石,也為了解三疊紀古海洋生態系統提供更多的訊息。除尋找大化石,科考隊員還在剖面上系統採集岩石樣品,以展開沉積學和地球化學分析,了解更多的特提斯喜馬拉雅古海洋環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