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Icheng Liu
如果起得早,我會到內湖運動公園走走,對我來說最困難的事,就是穿越馬路。
我長期在追蹤的鄭國威說:「我猜台灣給外國來訪的朋友一種衝突感。從市容跟交通,會覺得是個法外之地,但從日常治安跟人際互動來看,會覺得這裡法治昌明。」
我覺得是不要談利益都好。而這利益,可能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時間和金錢。
台灣的街頭巷尾是不是行人地獄?當然是。交通死傷的數據已經清清楚楚說明了狀況。」,而且根據交通部公布,2022年行人死亡394人、受傷16757人,死傷人數較前年增加1152人。
最好的方法,是讓汽機車駕駛多嚐嚐當行人的滋味。
台灣都市中的大路中街小巷,都劃滿了(免費)汽機車停車格,鼓勵用路人方便使用運具。簡單來說,紅磚道上的機車停車位,就是精心設計的地獄,每位機車騎士都在紅磚道上呼嘯而過,無視行人和腳踏車族,行人被嚇到被撞到是正常的。
前幾天去參加管委會,談到屋前大馬路和紅磚道前都劃滿了密密麻麻的機車停車格,是附近的企業沒有足夠的員工機車格,因此要求設置,市府停管處來說一切合法,里長說他忌憚那個企業。哦。
很正常。我開車,我知道開車時副駕是老師,前車是笨蛋而後車是瘋子。路上的行人都不存在。
等到下了車自己當行人,就覺得路上運具都是野狼與猛虎。
可是開車時駕駛會想到自己是行人嗎?通常不會。
台灣已經太方便了。多走一點是好一點。要求駕駛自備住家及工作地點汽機車停車位,大幅減少免費公有路邊停車位,是第一步。
昨天和朋友中午去吃飯,停好車後,走了快1公里才到餐廳,沒有什麼不好。
共享經濟原本是好的,iRent GoShare等都都很好,但是交車還車時車放在哪裏?也是個問題。
我也有幾位騎機車的朋友,在半夜燈光不清的狀況下,撞上路邊停車格的貨汽機車。
台灣的交通其實是所有用路人的地獄,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都會是行人。要尊重那路上如螻蟻的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