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人生每個階段的居住需求大不相同,擁有不少房地產經驗的作家黃大米,其父親因年邁加上生病、行動不便,且需常跑醫療院所,讓她體悟到,最適合老年人的應是小空間、離醫院較近的房子。
作家黃大米日前在臉書分享,年紀大的時候不要搬去鄉下居住,因為老了可能會常跑醫院拿慢性處方簽或做檢查,因此建議住在都市醫院附近的房子,這對老人家來說才是真正的「蛋黃區」。
黃大米也說,老年人也不適合居住在大房子裡,考量的就是沒力氣整理跟清掃,應該要換到小一點的空間,讓自己輕鬆點;但若有餘裕請人打掃則另當別論,此時房子大一點就無所謂;此外,也建議年輕時出國可選遠一點的地方,等到老了沒體力之後,再到鄰近的國家玩。
該則PO文也引發不少網友共鳴,「沒錯啊!老了房要小、要新、要有電梯、離醫院近」、「真的!在我看到家中長輩從健康到老去的整個過程後,也是這樣的想法」、「年紀大了,寧願多花點錢住有電梯、有管理員的社區,不用抱著東西爬樓梯、有人代收包裹、不用每天追趕垃圾車…真的輕鬆很多」。
對於上述觀點,專家也持相同看法。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曾表示,由於長者歲數增長造成行動力下降,日常能力所及的活動範圍趨小,高齡者在挑選房屋時應以「在地老化」及「居家安養」為考量,且強調房屋類應為「新房子」、「小坪數」以及「熟悉之處」。
郭紀子說明,長者購屋時應選新房子,台灣老屋的規劃大多不適合老人居家,尤其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光是上下樓梯就是困難;居住時僅需攜帶簡易傢俱入住即可,獨居者居住的房間應為一房10坪左右,至於夫妻同居則以20坪左右二房較適合;此外,還需考量醫療、照護單位、公園、捷運與公車的可及性以及便利生活用品採購的商店、菜市場等設施,以繼續居住在熟悉的城市更為恰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