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清乾隆初年,正式稱呼「旗山」為「蕃薯藔」。史籍記載,康熙末年,福建漳州移民與旗山平埔原住民簽約購地,搭建草寮開拓栽種蕃薯維生,故旗山俗稱「蕃薯藔」。唯在旗山旗尾的「福德爺廟」,嘉慶14年出土的一塊石碑,卻稱呼旗山為「旂山」,且「由來久矣」。由於稱呼迥異,此間文史研究者有興趣「追根究底」。
《維基百科》記載,史籍有記載,「有關旗山的開發,最早記載是在清康熙年間。」《臺灣府志》記載:「羅漢內門(今內門區)、外門田(今旗山區)、北大傑巔社」。旗山早期的居民,最早可追溯到荷蘭時期,平埔原住民由臺灣西岸向內地遷移,沿楠梓仙溪開墾。明鄭時期,旗山原為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族在溪州地區大山建置「大傑顛社」(即今溪洲國小後的山腰處),做為宗教中心。清康熙年間,大傑顛社有十二里,其中「施里莊」就是現在的旗山,當時的居民仍以平埔族群為多。
康熙末年,部分漳州移民與平埔原住民簽約購地,搭建草寮進行開拓,僅栽種蕃薯維生,故此地俗稱為「蕃薯藔」。乾隆二十年(1755年),立石碑禁占,曾記載「蕃薯寮莊」,乾隆初年便已正式稱呼「蕃薯藔莊」。
日治明治34年(1901年)設「蕃薯藔廳」以「蕃薯藔街」為廳治,明治42年(1909年)10月「蕃薯藔廳」併入「阿緱廳」。當地居民嫌「蕃薯藔」之名不雅,曾陳情要求將「蕃薯藔街」復名「太平街」,唯未成案。大正9年(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時,終依「旗尾山」之名而改稱為「旗山」至今。
盡管史籍都記載旗山古稱「蕃薯藔」,但旗山區旗尾「福德爺廟」,於清嘉慶14年出土的這塊石碑,卻稱呼旗山為「旂山」,且載明「由來久矣」。這項「發現」,讓此間文史研究者想「追查真相」。
按,「説文解字」,「旂旗有眾鈴,以令眾也。」
「康熙字典」記載,《釋名》旂,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
旂,為「旗」的異體字。
依旗山之地形地勢,鼓山位於旗山市區中心西側的山丘,海拔600公尺,居高俯眺旗尾山連峰,與旗尾山隔溪遙相對峙,山勢奇偉俊秀,楠梓仙溪蜿蜒而流,因山形狀若大鼓,其山頂型態平坦如鼓面,故名「鼓山」。
因之,由「旂」、「旗」、「倚」字之字義,及旗山之地形聯想,「福德爺廟」出土的這塊石碑,稱呼「旗山」為「旂山」,「由來久矣」,研判應有所據,有待文史研究者考據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