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傳統戲曲什麼叫文場?什麼叫武場?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希望透過傳統戲劇來行銷美感教育,並進行美感體驗,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辦理教育部專案–112年度「美感戲遊記V」,今天南下高雄,與苓雅區中正國小的學生來了一場傳統戲劇的體驗與交流,透過大手攜小手,共同認識傳統戲曲之美。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是由戲曲音樂學系主任游素凰教授與助理教授林世連,帶領歌仔戲學系與戲曲音樂學系學生,在現場進行解說、演出與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流的兩個南北學校,臺灣戲曲學院是全國音樂比賽傳統戲曲特優的學校,而成立40年,由賴宥馨老師指導的高雄市中正國小國樂班(藝才班),則也是全國音樂比賽團體合奏與絲竹合奏兩個項目的特優學校。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在交流的過程中,中正國小國樂班學生也進行絲竹合奏,演出《落雨松下》,展現全國特優學校學生們學習的成果。
圖/中正國小國樂班學生進行絲竹合奏,演出《落雨松下》。(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中正國小國樂班學生進行絲竹合奏,演出《落雨松下》。(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而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則帶來歌仔戲劇目《王魁負桂英》,生動的演出,與文武場的演奏,讓小學生們見識到大哥哥大姐姐們飆唱歌仔戲的功力。
圖/台灣戲曲學院學生演出歌仔戲劇目《王魁負桂英》。(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學生演出歌仔戲劇目《王魁負桂英》。(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學生演出歌仔戲劇目《王魁負桂英》。(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過程中,首先由助理教授林世連解說傳統戲曲的文、武場,以及歌仔戲於劇中運用的鑼鼓、唱曲、曲牌與身段,現場並由戲曲音樂學系學生配合各個武場打擊樂器的示範,而歌仔戲學系的學生著劇服,演唱歌仔戲各個著名的唱曲,包括:「七字調」、「雜念調」、「留傘調」、「倍思調」、「緊疊仔」、「十二丈」。隨後,則由中正國小學生上台,在大哥哥大姐姐的指導下,現場互動武場打擊樂。
圖/台灣戲曲學院助理教授林世連解說傳統戲曲的文、武場。(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學生示範傳統戲曲的武場打擊樂器。(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因為是國樂班的同學,不管是上台打擊互動,或是歌仔戲文、武場的解說,中正國小學生很快便能進入狀況,也認為這是一場非常有深度且有趣的交流體驗課程。
圖/台灣戲曲學院學生指導中正國小國樂班學生互動武場打擊樂器。(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學生指導中正國小國樂班學生互動武場打擊樂器。(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主任游素凰表示,教育部計畫「美感戲遊記」的目的,是希望將傳統戲曲之美,深入校園,向下紮根。
圖/台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主任游素凰。(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出席貴賓台灣文聯理事長、台灣新新聞報社長陳萬好也指出,傳統戲曲可說是台灣的瑰寶,相當的珍貴,更需要傳承,希望透過這次的交流體驗,讓傳統戲曲被看到,被重視,也能培育更多的人才。
圖/台灣文聯理事長、台灣新新聞報社長陳萬好。(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中正國小校長陳棨信則指出,這是教育部「藝術下鄉」的計畫,將戲曲之美深入到各級校園,中正國小的孩子真的很有福氣,能看到如此專業且有深度的劇曲演出,也希望同學們將心得帶回去與父母分享,將來也可以選擇臺灣戲曲學院做為人生志業來發展。
圖/中正國小校長陳棨信。(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游素凰則指出,這次的「美感戲遊記V」到高雄的行程,除了中正國小,明天(4/21)將移至仁武區的仁武高中,與高雄市的中小學老師一起分享傳統劇曲之美。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
圖/台灣戲曲學院前進中正國小,大手攜小手體驗傳統戲曲之美。(漾新聞記者陳雯萍攝)